凌晨2:47,田毅在睡梦中被脑内刺耳的警报声惊醒。视网膜上瞬间投射出淡蓝色的数据流:
【飓风伊万当前风速:215km\/h → 修正为241km\/h】
【预计6小时后登陆墨西哥湾】
【原油减产概率从68跳到91】
田毅在黑暗中摸索着,点燃了床头柜上的中华香烟。尼古丁的刺激下,脑内系统那机械的声音更清晰地在脑海中响起:【距离墨西哥湾钻井平台关闭阈值还剩14小时,建议同步做空劳合社再保险股。】
“闭嘴!”田毅突然对着空气低吼一声,烟灰不自觉地抖落在摊开在床头柜的《能源期货日报》头版——那上面正印着opec秘书长安抚市场的讲话。仿佛是接收到指令一般,系统立即调出历史数据库:
【2002年丽塔飓风期间,类似发言后72小时油价涨幅:+174
置信区间:937 】
当传真机“滋滋”地吐出休斯顿油轮租赁合同时,他一把抓起钢笔,在条款空白处用力批注:“加装气象卫星接收装置,每小时数据直连交易终端。”钢笔尖因为用力过猛,一下子划破了三张纸,那“嘶啦”的声音,就像他在对抗某种无形压迫时发出的呐喊。
(现实2004年8月底到9月飓风伊万冲击全球供应链,这场飓风不仅导致墨西哥湾原油生产中断,还引发了全球能源价格波动。据国际能源署(iea)数据,飓风导致美国原油日产量减少约150万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