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摸了摸肩章,那里还留着苏晚晴昨夜缝补的银线,针脚走过的轨迹,与大堤的加固线完全重合。对讲机再次响起,这次是小川的奶声:\"爸爸快看!\" 视频里,安置点的孩子们举着歪扭的 \"奖状\" 奔跑,每张纸上都画着钢枪与缝纫机,中间用拼音写着 \"谢蟹(谢)顾叔叔\",落款处盖着苏晚晴的银顶针印。
暮色漫过渐归平静的清江,顾沉舟望着临时升起的炊烟,突然觉得每个烟柱都是支竖起的顶针,在天空下织就着胜利的锦缎。他知道,当战士们脱下浸透的作训服,会发现内侧绣着的 \"舟晴\" 二字完好无损,就像苏晚晴在电话里说的:\"针脚是不会被洪水冲散的誓言。\"
是夜,顾沉舟的训练日志写在湿透的全家福背面,字迹被雨水晕染却依然坚定:\" 当最后一车石料推入决口,我看见的不是洪水的败退,是无数军属的针脚在水面上列队行军。苏晚晴的编织袋、孩子们的蜡笔画、安置点的炊烟,这些带着体温的存在,让冰冷的堤坝有了心跳,让残酷的战场有了笑容。
她在对讲机里说 " 要画奖状 ",其实最动人的奖状,早已刻在每个灾民的眼神里,缝在每件带着弹壳扣的衣裳上。那些被洪水浸泡的针脚,此刻正在阳光下晾晒,成为我们共同的军功章 —— 她的银顶针是章体,我的钢枪是绶带,而军民一心的信念,是永远闪耀的星徽。
全家福上的水痕,渐渐蒸发成缝纫机的轮廓。我知道,这场战斗后,老河口的大堤会记住带小熊涂鸦的编织袋,安置点的孩子们会记住带反光条的衣裳,而我会记住,在洪水最汹涌的时刻,她的针脚如何穿过暴雨,成为我心中,最温暖、最坚固的,永不决口的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