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沉舟的视线落在车间墙上的双拥钟,时针是钢枪,分针是顶针,此刻正指向 \"16:00\"—— 那是他每天下哨的固定时间。钟面下方的留言板上,贴着小羽画的 \"爸爸陪产假日程表\",从 \"学换尿布\" 到 \"组装婴儿床\" 都用荧光笔标着,最下方用蜡笔写着:\"弟弟的第一个军礼,要爸爸教!\"
暮色漫过车间的流水线,苏晚晴靠在顾沉舟肩头,看着新款孕妇装的样衣在传送带上移动,每件衣服的内侧都缝着迷你版的 \"军人守护承诺书\"—— 那是顾沉舟用边防巡逻日志的纸页裁的,上面印着 \"若有战,召必回\" 的钢印,却在空白处多了行小字:\"更要回,看妻儿。\"
\"等儿子出生,\" 顾沉舟的声音混着缝纫机的咔嗒声,手掌覆在妻子的小腹上,感受着微弱的胎动,\"教他认的第一个图案,\" 喉结滚动,\"是顶针和钢枪的交叉徽记,\" 指了指车间外的双拥林,\"就像咱们的家,\" 顿了顿,\"永远是针脚与弹道织成的港湾。\"
是夜,顾沉舟的训练日志写在孕妇装质检单背面,字迹沾着红景天的暖:\" 当妻子踮脚够布料的瞬间,我突然明白:她的产前冲刺,不是简单的工作狂,是把对军人的爱,织进了每个孕妇装的针脚里。那些用战术背带改的弹力带、用巡逻日志裁的承诺书,让军属的生育之路,有了丈夫的弹道守护。
她说 " 要让军属穿着带体温的衣服生产 ",深以为然。我的肩章星徽、她的银顶针,还有未出世儿子的胎动,共同构成了最温暖的 " 产前勋章 "。那些在车间里度过的产前时光,不是疲惫的冲刺,是我们用不同的方式,共同守护新生命的成长仪式。
质检单背面的胎心监测数据,渐渐晕染成缝纫机与钢枪的重叠剪影。我知道,半个月的陪产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