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疾何所来?盖因其太过聪慧敏感,这样的个性当然不适合在尔虞我诈的朝堂上生活,且“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他很快就成了一个疑心重重“抑郁症”患者,渐渐就被诊为“心疾”。
在家时日一久,他急躁难耐,竟然精神错乱,怀疑妻子庞氏的忠贞,日日与她寻是非,为小事争吵;对亲生婴儿也疑神疑鬼,“以貌不类己,百计欲杀之”,终于弄得儿子惊悸而死。庞氏凄苦不堪,只能躲进一间小楼,日夜哭泣流泪、吃斋念佛而已。王安石见儿子的病无好转迹象,十分可怜儿媳的遭遇,作主让他们离了婚;又认为庞氏并无罪过,担心庞氏背上“休妻”的恶名,还亲自为她挑选了一个好夫婿,相当隆重地“改嫁”出去。
然后,次年,此君重疴难愈、久卧不起,一缕幽魂迟迟未散。
身心俱疲的王安石爱子心切,是有过继为嗣之举。
几番挑选周折,王安礼之孙、王旉刚满周岁的儿子王棣被过继给王雱,算是后继有人,延续了他一支血脉。
不久,聪颖异常、才高志远、与叔父王安国、王安礼并称“临川三王”的旷世奇才王雱终于恋恋不舍的离开了红尘俗世,去往极乐世界钻研他的道家玄学去也。
旧的不去新的不来,王棣便在王雱往生之际光临这个时空。
而且,穿成罢相年迈的王安石的孙子,还是过继的嗣孙,这真是焉知祸福啊。
变法达人呀,一心为公,到头来却是毁誉参半,实在可悲可叹。
神宗即位后,大宋王朝虽然表面上一派繁荣,其实内部已经蕴涵着深刻的矛盾和问题。由于土地兼并现象严重,大批农民丧失土地,兼之富豪隐瞒土地,导致财政收入锐减,出现了立国以来少有的财政赤字,“百年之积,惟存空簿”。
熙宁二年二月,神宗任命王安石为参知政事,王安石提出当务之急在于改变风俗、确立法度,提议变法,神宗赞同。为指导变法的实施,设立制置三司条例司,统筹财政。由此拉开了变法大幕。
变法的目的在于富国强兵,借以扭转北宋积贫积弱的局势。然而变法触犯了保守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