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4/4)页
利益,遭到保守派的反对。法令颁行不足一年,围绕变法,拥护与反对两派就展开了激烈的论辩及斗争,即所谓“新旧党争”。
    纵观此次变法,虽然收效显着,但是弊端也是明显的。
    一是变法指导思想偏重于谋求开辟财源,获取尽可能多的国家财政税收,如均输法利用国家行政权力强制进行收购、运销,以此手段来积累国家财富,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变法导致国富民贫,而这于王安石变法的初衷“去重敛、宽农民、国用可足、民财不匮”是大相径庭的,而且新法实行也过于急进。
    二来变法在当时也引起了扰民、损民的后果。免役法出,百姓都叫苦不迭,连担水、理发、茶贩之类的小买卖,不交免疫钱都不许经营,税务向商贩索要市利钱,税额比本钱还多,乃至有的商人以死相争。
    再者朝中反对的声音此起彼伏,便连太后也是极力反对。
    种种因素作用之下,皇帝终究难抗压力,罢去王安石相国之职。
    罢相退隐,回归田园生活,对王安石反倒是幸事。既然退位,那便退的干净些,他辞去了“使相”之名与江宁知府,于白塘筑“半山园”,读书写字,游览山水,结交三五友人,乐哉悠哉。
    而聪慧过人的王棣更是成了乃祖的精神寄托。王安石原本十分疼爱才华横溢的长子,怎奈天妒英才,落了个白发人送黑发人的凄苦境地。
    王棣自牙牙学语始便聪明伶俐,而且表露出远胜于同龄人的心智,这让王安石老怀甚慰,在友人面前不吝溢美之词,称这是“吾家宝树明珠”,拳拳爱护之心彰显无遗。
    “半山园”主人的身份揭晓后,上门拜访者络绎不绝,连带着王棣的“半山小神童”也声名远播,世人皆言王半山后继有人也。
    登门者多了自是不厌其烦,“半山园”干脆公告曰“恕不待客”。
    但这年七月份,王安石却携王棣乘舟亲往江宁渡口接一位客人。
    这位客人的到来,让王棣对这个时空有了更清晰的认知。
第(4/4)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都在看:被清冷世子缠上后综影视:女配她迷人又危险诸天影视从四合院开始携崽强势回归,渣总求复合?没门吞噬九重天重生逆袭成仙,开局撞破公主做歌姬?玄学美人直播牵红线,京圈霍总稳坐榜一七零逆袭,假千金她只想下地挣公分高武:系统晚到,36岁才是闯荡的年纪重生1965,我扫地就能获得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