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3/4)页

    苏过吃了不少酒,脸庞红通通的,不忘拍拍偶像的马屁:“三郎此词一出,那李师师必定移步过来。周美成精通音律,创作过不少新词调。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谨严,语言曲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为婉约词派‘正宗’。但三郎这阙词含蓄蕴藉,意味深长,以景衬情,委曲精工,轻灵新巧,不逊周美成分毫。他若是知趣,当一并过来才是,正所谓惺惺相惜是也。”
    瞧瞧,文豪之子拍马溜须也较寻常人更高级,不着痕迹,赞美到位。
    赵佶“含情脉脉”的望着王棣,满眼的小星星:“三郎,某想与你学这‘三郎体’。”
    王棣稍稍一怔:额滴个神嘞,这个真不可以有哪。
    “学,只是模仿,终归得看自己。”摩挲着下巴,他深沉的说:“走别人的路,让别人说去。”
    咦,此等金句可是罕见,众人皆是细细品咂,越品越有味道。
    赵佶更是如闻纶音,走别人的路、让别人说去,霸气啊,精辟哪。
    王棣若是会读心术,少不得会再赠送一句: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
    高俅则想:单论填词功力,王三郎已是跻身一流,若是再多些文章问世,足可比肩苏学士。王氏一脉果是书香门第呀,这王三郎异日成就恐不在其父祖之下。哎,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
    沮丧之余,他愈感庆幸,幸好与王棣的关系尚可,即便他日仰其鼻息也是得益匪浅。
    至于杨戬,文才着实有限,哪里瞧得出字与词的好坏来?还有李邦彦,倒是入了太学读书,但也只是走了遂宁郡王的路子,关系户罢了,可没真正读过什么书。
    二人终究只是人云亦云且鹦鹉学舌一番,读书人的事,掺和不了太多。
    这几位遂宁郡王府的亲随门客心思迥异,各怀鬼胎,皆是暗暗谋划,都是勾心斗角的主。嗯,个个可为插刀教教主。
    刻多钟后,阁子外传来脚步声,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王三郎,江宁一别,经久未见了……”
    王棣笑着摇摇头:“这周邦彦脾性洒脱不羁,还真是率真的可以……”
    上前迎了两步,便见周邦彦翩翩而至,俊逸的脸上一捧美髯分外醒目,微微一揖:“美成兄,风采日盛呐。”
  
第(3/4)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词遇君心汉官拜师老乞丐:我乃风水之龙你和白月光和好,我走你哭什么平步青云从当棋子开始嫡女夺珠求生:榜一她每时每刻都在赚钱!我的美女老板娘问鼎权利之巅,我成反贪第一人女仆团太强,还要我这魔王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