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揶揄几句,相视而笑。
李格非看看那眼神清澈的男童,道:“明诚长高不少,这五官样貌愈发肖父了。”
男童乖巧地长揖:“见过李叔父。”
正夫兄点头道:“存诚、思诚肖母,明诚与二娘确是肖某的。”
李格非打趣道:“正夫兄有宋玉之称,嫂夫人亦是端庄贤淑,汝好福气,娶得良妻。郭曹州好眼力,慧眼挑贵婿。”
正夫兄眨了眨眼,苦笑道:“文叔兄好一张利嘴,某竟是无言以对了。”
王棣也是暗暗惊讶,在他的印象中,李格非是不苟言笑、不善言辞的,在这位正夫兄面前却显得“肆无忌惮”的,真是奇哉怪也。
不过,“慧眼挑贵婿”好生熟悉。再联系“郭曹州”,有印象。
前世他姓“郭”,对同姓者会“高看一眼”。
仔细回忆片刻,恍然大悟。
“定陶等县置广济军,熙宁四年废广济军复置曹州,州治在定陶县西左城,其间郭概来曹任知州,曾于州城建披云楼……”
因郭概知曹州,故世称“郭曹州”。
那段粗略的记载还有一小段是:“陈师道为郭概门婿,家贫,常携家口,随岳父任所而居……”
陈师道,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苏门六君子”之一,江西诗派重要作家,一生安贫乐道,闭门苦吟,有“闭门觅句陈无己”之称。
而郭概的二女婿叫赵挺之,就是那个历任监察御史、中书舍人、给事中、吏部侍郎、御史中丞、吏部尚书,尚书左丞、门下侍郎、尚书右仆射的北宋丞相赵挺之。
看看,人家郭概为两个女儿挑的夫婿,啧啧,什么叫“慧眼挑贵婿”?这便是了。
对了,在原本的历史时空,赵挺之的季子叫赵明诚,娶妻名叫李清照……
啊,嗯,呃,王棣眼角跳了几跳,难怪……
果然,李格非引介道:“三郎,这位是国子监司业赵挺之正夫先生,最擅文赋。”
王棣不失礼数地一揖:“末学后进见过前辈。”
他心下并无太大波澜,所谓的历史名人见过不少,曾经沧海了,倒是对赵挺之身边“肖父”的小正大多瞧了两眼,若无意外,这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