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4/4)页
子会是李清照的良人——也算不上良人,在那个时空,此人可是没少被口诛笔伐的。
    当然,人生当中的意外无处不在嘛,历史的惯性也未见得能一直保持。
    又听李格非道:“正夫兄,这位乃是王大丞相的孙儿王棣王三郎,才华横溢,不逊乃父祖。”
    赵挺之眼睛一亮,喜形于色:“原来是王家三郎,某道谁家儿郎有此丰姿呢。早前听闻大丞相孙侄五人齐中举,以为天下雅事,想想近日也该入京了,不想在此得见,好好好,大丞相得孙如此,当含笑九泉也。”
    说着说着,他湿润了眼眶,赶紧以袖拭之,涩笑道:“某失礼了。”
    李格非叹道:“正夫兄真性情也。”
    王棣却似吞了苍蝇般难受,人生如戏全凭演技?你一个老男人动辄动情落泪,如此感性,好嘛?
    在那个时空,赵挺之是拥护王安石的变法派,与苏轼、黄庭坚等保守派结怨极深。苏轼及其拥护者作为保守派的中流砥柱,深兼才学,与变法派有着非常激烈的冲突,赵挺之作为变法派的马前卒,在其做监察御史时数次弹劾苏东坡。
    赵明诚作为赵挺之之子,却极喜欢收集当世名士,尤其是苏轼的字画,为赵挺之不喜,但赵挺之却支持儿子向李格非求亲。
    何以至此?盖因李格非“上面有人”也。
    李格非父子皆出韩公门下。“韩公”,便是为相十载、辅佐三朝的北宋名臣韩琦,其子韩忠彦是徽宗朝丞相。
    赵挺之为人八面玲珑,惯擅两方押注,交好与韩家颇有渊源的李格非也就不足为奇了。
    是以,方有元朝人伊世珍《琅环记》中的记述:“汝待得能文词妇也。‘言与司合’,是‘词’字;‘安上已脱’,是‘女’字;‘芝芙草拔’,是‘之夫’二字,非谓汝为‘词女之夫’乎?”
    当然,同为山东人,一个是太学正,一个是国子监司业,李格非与赵挺之的交情倒不是假的。
    王棣转瞬间生起种种念头,却也未表露出分毫。
    赵挺之却是对王棣有着浓厚的兴趣,不停的问这问那,唏嘘中满是欣慰,仿若长辈之于后辈。
第(4/4)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都在看:逼我认罪,我断亲嫁顶流你们哭啥寰宇机械师做梦都想暴富后,我穿成塌房偶像修罗剑神王腾不撸贷款,你修什么仙?我的卧底生涯圣殇天狱从一本书开始的修仙之路我靠避凶天赋苟道长生一通未来的电话,我结束十四年婚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