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然,厚重的城门被人从里面打开了。
杨扬清捧着玉玺出城投降。
“思易,去吧。”
曾永忠知道,先生是失了站于人前的勇气,“你哥哥身子不好,别再让他劳心戮力了,你要多替他分担些。”
“我过惯了山野生活,现在大业已竟,只想归隐。”
“哥……”卫思易回头,喊了林知一声。
看到林知鼓励的目光后,他才往前走去。
“思易,哥哥的使命已经完成了,接下来,还朝政一个清明廉洁局面,还百姓一个富足安康日子,就全靠你了,原谅哥哥的自私。”
杨扬清双手递过盛放着玉玺的托盘,道,“你赢了。”
“皇帝呢?”卫思易轻声问。
杨扬清笑道,“替你杀了,这会儿估计已经焚烧干净了。”
卫思易不解地看着他,“那你先前为何要助纣为虐?”
杨扬清闭上嘴,没说话。
卫思易也没指望他能回,而是问,“茂淳呢?”
“在行宫的地牢里,你去找他吧。”杨扬清感怀般说,“我和他,曾经做梦都想要做个好官,如今我没做成,但他还可以。”
“我可以放过你,韩庭呢?被你杀害的无辜百姓呢?你问问他们可不可以放过你!皇帝罪有应得,你也是死有余辜!”
杨扬清苦笑一声,道,“我知道,从我做出决定的那刻起,就没想过还能苟活。”
卫思易从他手中接过玉玺,冷声道,“来人,带下去,关死牢。”
“是。”
杨扬清被人带下去了。
梁州先前受过洪灾,虽治理了,但边陲地区还是苍痍满目。
至明打小在此处长大,不忍心见百姓流离失所无处可去,便主动请缨留在此处,帮助哥哥梁至耀,一起赈灾。
月语听闻他的这个决定,倒是挺支持的,并且提出愿随至明一起,早日让百姓安居。
林知和卫思易自然是同意的。
解决了梁州的燃眉之急后,他们也启程回帝京了。
这几日忙,没空处理宵小之徒,没想到被有心之人给钻了空子。
行宫陷落那日,陶维安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