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传出,国际社会一片哗然。《自然》杂志专题报道称:“中国正在用科幻级技术改写水资源分布格局。”美国某水利专家在学术论坛上感慨:“我们还在讨论可行性,他们已经开始改变地貌。”更有跨国企业抛出橄榄枝,希望参与后续建设,但沈知意明确回应:“这项工程只服务中国民生,技术暂不对外输出。”
工程带来的连锁反应远超预期。甘肃的戈壁农业因稳定供水焕发新生,智能温室里,无土栽培的番茄挂满枝头;内蒙古的稀土矿区告别“靠天取水”的历史,量子输水系统保障了绿色开采;就连华北平原的地下水超采问题,也因海水淡化水的补充得到缓解。某环保组织在调研报告中惊叹:“这是人类首次以科技之力,真正逆转了区域性生态危机。”
2013年的深秋,当第一股淡化水通过量子隧道抵达敦煌时,莫高窟前的广场上沸腾了。老人们捧着清水泪流满面,孩子们在喷泉中欢笑奔跑。沈知意站在量子控制中心,看着屏幕上跳动的水流数据,拨通了大伯的电话:“这条水脉,不仅能解渴,更能成为北方经济腾飞的动脉。”
而此时的星宁集团总部,新的蓝图已经展开——沈知意计划将量子输水技术与伍号别墅区的能源生态结合,在沙漠中建造“水光之城”,让淡水与电能成为驱动西部大开发的双引擎。在星动短视频上,量子水脉改变中国的话题阅读量突破100亿,网友们纷纷晒出家乡的变化,有人留言:“以前觉得缺水是宿命,现在才知道,科技真的能逆天改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