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德福蹲在自家田埂上,粗糙的手指捻起一撮干裂的黄土,轻轻一搓便化作细粉从指缝间流下。他抬头望向天空,刺眼的阳光让他眯起了眼睛。天空湛蓝如洗,没有一丝云彩,仿佛上天已经忘记了这片土地需要雨水的滋润。
\"爹,麦子都黄了。\"十二岁的儿子周小栓蹲在一旁,声音里带着哭腔。
周德福没有回答,只是缓缓站起身,走向那片曾经绿油油的麦田。现在,麦秆枯黄干瘦,麦穗瘪小如蝇头,轻轻一碰就簌簌落下。他弯腰拾起一株麦穗,在掌心搓开,只有寥寥几粒干瘪的麦粒。
\"这连种子都收不回来啊\"周德福喃喃自语,喉头滚动了一下。
远处传来女人压抑的哭声。周德福转头望去,看见隔壁王婶跪在自家田里,双手捧着枯萎的庄稼,肩膀不住地抖动。她的丈夫去年冬天被征去修河堤,至今未归,家里只剩下她和两个年幼的孩子。
\"德福哥\"王婶看见周德福,踉跄着站起来,脸上泪痕交错,\"这日子可怎么过啊\"
周德福张了张嘴,却不知该说什么。他摸了摸口袋,掏出仅剩的几个铜钱塞到王婶手里:\"先给孩子买点吃的。\"
回到自家破旧的茅屋,妻子李氏正在灶台前忙碌。锅里煮着稀得能照见人影的野菜粥,旁边摆着几个黑乎乎的杂粮饼子。
\"当家的,田里怎么样?\"李氏没敢抬头,声音轻得几乎听不见。
周德福重重地坐在凳子上,摇了摇头。
李氏的手顿了一下,一滴泪水掉进锅里。她急忙用袖子擦了擦眼睛,强作镇定道:\"没事,后山的野菜还能挖,总能熬过去的。\"
晚饭时,一家四口围着破旧的木桌,谁也没有说话。周小栓和八岁的妹妹周小花眼巴巴地看着碗里飘着的几片菜叶,却懂事地没有抱怨。
夜深人静,周德福躺在炕上辗转难眠。窗外月光如水,照在干裂的土地上。他想起去年秋天收成不错时,县衙还是按\"丰年\"的标准收了税,家里几乎没有余粮。如今遇上这样的旱情,往后的日子
\"当家的,睡吧。\"李氏轻声说,\"明天我去赵员外家问问,能不能借点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