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侍太监张忠见状,忙捧来狐裘:「陛下,夜深露重……」话未说完,便被挥手打断。朱厚照甩开绣金披风,踩着积水往花园深处走,靴底碾过青苔发出「咯吱」声。行至太湖石旁,忽见青石缝里卡着个黑色物件,被雨水冲刷得棱角分明——竟是个方方正正的「包」,虽浸得透湿,却难掩其形制古怪:肩带厚实,缀着金属卡扣,封口处有个会滑动的「舌头」(拉链),与宫中所见的布囊截然不同。
「怪哉。」朱厚照蹲下身,指尖拂过包面防水涂层,触感滑腻如漆器。他扯断肩带,从侧袋摸出几页纸,借着廊下灯笼微光,见抬头写着「历史系硕士论文提纲:明代匠作制度的近代化前夜」,字迹工整如印,却非雕版亦非手抄。再翻,竟是本《明实录·正德卷》,宣纸般的书页上印着端楷,年号「正德」二字刺得他心头一跳,急翻至卷末,却见空白处朱笔批注:「此卷为后人追记,仅供参考。」
朱厚照猛地抬头,雨声哗哗中,仿佛有个声音在说:「仅供参考。」他浑身激灵,酒醒了大半。再往包里探,摸出本蓝皮《天工开物》,扉页贴着张卡片,上书「林夏 历史系2023级」,照片上女子穿「短打」(卫衣),背景是座飞檐斗拱与玻璃幕墙并存的「楼阁」(大学校门)。他盯着照片良久,忽闻远处更夫敲梆——子时三刻,遂将书包踹进太湖石底,命张忠:「封锁花园,任何人不得靠近。」
※※※
寅时初刻,乾清宫暖阁。朱厚照裹着明黄缎被,膝上摊开《天工开物》。书中「火药」篇绘着硫磺、硝石、木炭的配比图,旁注「现代标准配比:15:75:10」,墨迹渗入纸背,显是后人所加。他捏着书页发怔:朕今日在豹房试燃火铳,硝烟熏得眼睛生疼,原来问题出在硝石提纯?再翻「冶铁」章,图示「反射炉」结构竟与工部炉窑不同,炉底多了道「出渣口」,批注写着:「明代生熟炼铁法改进设想。」
「陛下,该用早膳了。」张忠捧着金漆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