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初八的北京城飘着细雪,户部银库前的石板路上,数十辆满载银箱的马车碾过积雪,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贾环站在廊下,看着户部主事们手捧账册来回奔走,呵出的白气在寒风中迅速凝结。
\"大人,这是第三批军饷了。\"户部侍郎捧着账册快步走来,官靴在雪地上留下深深的脚印,\"自开战以来,已拨付白银二百八十万两,粮草四十万石。\"
贾环接过账册,指尖在墨迹未干的数字上轻轻摩挲。这些数字背后,是一个庞大战争机器的精准运转——蓟州军械局日夜不停的锻造声,通州粮仓川流不息的运粮队,天津港络绎不绝的军船。每一文钱、每一粒米,都在为这场战争提供着源源不断的动力。
\"再加派二十万两。\"贾环合上账册,目光投向东北方向,\"戚将军来信,朝鲜北道雪深及膝,将士们需要加厚冬衣。\"
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由远及近,驿卒翻身下马,从怀中取出一个漆筒:\"八百里加急!义州大捷!\"
二、钢铁洪流
鸭绿江的冰面上,三十门\"雷神炮\"排成一线,黑洞洞的炮口对准对岸的义州城。戚继光站在观测台上,手中的单筒望远镜将城墙上的守军表情尽收眼底——那些朝鲜士兵惊恐地指着江面,有人已经开始解下绑腿准备逃跑。
\"装填霰弹。\"戚继光的声音平静得可怕,\"第一轮齐射,目标城墙守军。\"
传令兵手中的红旗重重挥下。刹那间,三十门火炮同时怒吼,炮口喷出的火焰将江面的积雪瞬间汽化。数百枚铅弹如同死神的镰刀,将城墙上的守军成片扫倒。鲜血顺着城墙的缝隙流淌,在白雪上绘出诡异的图案。
\"第二轮,实心弹,目标城门。\"
更大的轰鸣声中,重达二十斤的铁球呼啸而出。义州那扇雕刻着祥云的朱漆城门,在一声巨响后化作漫天木屑。城内传来此起彼伏的尖叫,炊烟袅袅的民居间开始有人拖家带口地奔逃。
戚继光放下望远镜,转向身旁的参军:\"给朝廷报捷,就说"腊月初八辰时,我军克义州,歼敌三千"。\"他顿了顿,又补充道,\"再加一句"朝鲜军械陈旧,士气低落,预计三个月内可抵汉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