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日后,一匹快马冲进北京城。驿卒背上的红旗已经破损不堪,却依然在风中猎猎作响。守门的锦衣卫见状立即清道,那匹马径直冲向紫禁城,马蹄铁在青石板上迸出火星。
乾清宫内,隆庆帝正在批阅奏章。当看到郑世昌的密奏中\"石见国银山年产白银可达百万两\"时,朱笔在纸上顿出一团红晕。奏折中还夹着一小块矿石样本,在烛光下闪烁着诱人的光芒。
\"宣内阁、六部即刻议事。\"皇帝的声音异常平静,但侍立的太监发现,陛下手中的茶盏已经出现了细微的裂纹。茶水渗出,在龙袍上洇开一片深色痕迹,却无人敢提醒。
四、朝堂沸腾
文华殿内,郑世昌派来的信使刚汇报完毕,朝臣们就炸开了锅。阳光透过雕花窗棂照在铺开的倭国地图上,石见国的位置被朱笔重重圈出。
\"陛下!\"兵部尚书第一个出列,声音因激动而微微发颤,\"倭国金矿事关国本,臣请即刻调蓟镇精兵三万,战船百艘!据报倭国各藩内斗不休,正是天赐良机!\"
户部侍郎激动得胡子都在颤抖,手中的算盘哗啦作响:\"去年朝鲜银矿已入账八十万两,若倭国真如奏报所言国库可再翻一番啊!届时修建黄河堤坝、扩充九边军备都不在话下!\"
\"且慢!\"礼部尚书皱眉道,\"无故兴兵,恐遭非议。需得有个由头\"他捋着胡须沉吟,\"至少要像朝鲜之役那样,有个名正言顺的借口。\"
角落里的贾环轻咳一声,所有人的目光都转向这位年轻的户部主事:\"下官听闻,倭国诸侯近来屡屡侵扰琉球,而琉球乃我大明属国\"他顿了顿,\"更有甚者,倭国国书中竟敢称我大明为"唐国",实乃大不敬。\"
殿内突然安静下来。隆庆帝的目光扫过群臣,最后落在墙上的巨幅海图上。他的手指从朝鲜半岛缓缓移向那个狭长的岛国,在标着\"石见\"的地方轻轻点了点,又划向南方:\"琉球之事确实该有个了断了。\"
五、战前准备(上)
天津卫的军港内,工匠们正在加班加点地改造战船。新式的\"火龙出水\"被安装在甲板上,这种能发射燃烧弹的武器在朝鲜战场上曾让敌军闻风丧胆。铁锤敲击铁砧的声音此起彼伏,火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