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码头,人声鼎沸。初春的江风还带着寒意,吹得招展的旌旗猎猎作响。
\"都排好队!一个个来!\"工部主事王德发扯着嗓子喊道,声音淹没在嘈杂的人声中。他面前是上百个衣衫褴褛的倭人,手腕上都拴着浸过桐油的麻绳,在阳光下泛着诡异的光泽。
这些倭人大多赤着脚,脚底结着厚厚的老茧。他们沉默地排着队,只有铁链碰撞声和偶尔的咳嗽声打破沉寂。一个年轻倭人突然跪倒在地,用生硬的汉话哀求:\"大人我妻子病了求您\"
\"啪!\"皮鞭抽在背上发出清脆的声响。持鞭的朝鲜监工冷笑道:\"到了大明,你们就没有妻子了!\"
\"大人,这批倭奴体格不错吧?\"一个穿着杭绸直裰的商人谄媚地凑上来,腰间玉佩叮当作响,\"都是从九州岛弄来的矿工,吃苦耐劳\"
王德发捏了捏一个倭人的胳膊,满意地点点头。那倭人肌肉结实,手臂上还有烫伤的疤痕——这是个有经验的矿工。\"开个价。\"王德发掏出鼻烟壶,慢条斯理地吸了一口。
\"嘿嘿,老价钱,五两银子一个\"
\"放屁!\"王德发眼睛一瞪,鼻烟壶差点摔在地上,\"上个月才三两!\"
商人苦着脸,从袖中掏出一份文书:\"大人有所不知,现在倭国五王都在抓壮丁充军,货源紧张啊这是长崎港的出货单,您过目\"
文书上盖着鲜红的锦衣卫关防大印。王德发脸色变了变,压低声音:\"冯公公的人?\"
商人笑而不语,只是又掏出一个锦囊。王德发掂了掂,约莫二十两重。最后以四两银子成交,但账面上记的是二两——多出来的,自然进了私人腰包。
这批倭人很快被装上漕船,运往黄河工地。船舱里挤得满满当当,空气浑浊得能看见漂浮的尘埃。一个倭人老者突然用倭语低声吟唱起来,曲调哀婉。渐渐地,其他人也跟着哼唱。监工听不懂歌词,但被这悲凉的气氛弄得心烦意乱。
\"闭嘴!\"监工抡起棍子乱打,却止不住歌声。最后他恼羞成怒,把领场的老者拖出去扔进了江里。落水声被浪花吞没,歌声也戛然而止。
同样的一幕,在全国各大码头不断上演。据户部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