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过年的热闹劲儿
大年三十晚上,皇帝特许老百姓到午门前看花灯。冯保抱着貂皮大衣到处找皇帝,结果发现皇上正蹲在台阶上跟个捏糖人的老头唠嗑。
\"老爷子,你这手艺传了几代啊?\" \"回皇上话,我爷爷那辈从越南学来的。\"老头手抖抖索索地捏着糖人,\"现在花样可多了,连洋人都能捏。\"说着就捏出个歪鼻子斜眼的红毛人。
突然\"砰砰砰\"放烟花了,照亮了皇帝的白头发。他看着街上挤来挤去的各国商人——有包头巾的波斯人,戴小圆帽的犹太人,还有穿着紧身裤的法国佬,觉得特别有意思。
教堂的钟声和寺庙的念经声混在一块儿,居然也不难听。张居正拿着奏折来找皇上,皇帝摆摆手:\"大过年的,不谈工作!\"他接过那个歪歪扭扭的洋人糖人,突然笑了:\"朕小时候,最怕看到黄河发大水的奏折。现在倒好,工部天天递上来的都是申请修港口的折子。\"
半夜十二点的钟声响起时,一个迷路的英国商人正在问路。帮他指路的书生腰里别着本手抄的《西洋水利》,上面还画着歪歪扭扭的图解。城门楼上\"隆庆\"两个大字,在灯笼照映下闪闪发亮。
六、市井百态
京城最热闹的大街上,新开了家\"泰西杂货铺\"。掌柜的是个会说中国话的葡萄牙人,店里摆满了稀奇古怪的玩意儿。
\"这位客官,您看看这个。\"掌柜的拿出个怀表,\"准得很,一天误差不超过一刻钟!\" 富商撇撇嘴:\"这么个小玩意儿要二百两?我家的漏壶也挺准\" \"您再试试这个。\"掌柜又拿出个放大镜,\"看书不费眼!\" 旁边一个老秀才试了试,突然大叫:\"哎呀!这字怎么变这么大!\"
街对面新开的西医馆门前排着长队。一个老太太捂着腮帮子:\"大夫,我牙疼\" 红毛大夫看了看:\"要拔掉。\" \"啥?拔牙?\"老太太吓得直往后缩,\"我还是去找李郎中用艾灸吧\"
七、学堂新气象
国子监里,一群学生围着一架地球仪叽叽喳喳。 \"原来咱们大明在这儿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