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计算机,”陈二海扶着他坐下,“还有导弹、雷达、潜艇……”
仓库外传来哨兵换岗的口令声。
郑国栋盯着芯片看了许久,突然起身走到墙边,用粉笔画了条时间轴:“三个月太急,至少要半年。首先解决基底材料……”
陈二海看着老人笔下的路线图,暗自吃惊——这与他记忆中的半导体工艺发展几乎一致!科班出身果然有水平。
次日清晨,五个精挑细选的技术骨干报到。
陈二海看着他们满是老茧的手和期待的眼神,直接搬出一筐土豆。
“今天不上课,”他把土豆倒在桌上,“每人削一个,要求厚度均匀,误差不超过01毫米。”
工人们面面相觑,只有最年轻的小王恍然大悟:“陈工是要我们练手稳!光刻操作就像削土豆皮对不对?”
陈二海笑着点头。这个比喻是他从后世某芯片大厂的培训教材上看来的。
与此同时,郑国栋带人在仓库里搭起了“超级洁净室”——用双层塑料布围出空间,顶部安装从医院报废设备拆下的hepa过滤器,地面铺上浸过甘油的棉布除尘。
看起来简陋,但测试显示尘埃数降到了原来的三分之一。
“老郑,你这土法子……”钱思远视察时忍不住感叹。
“土?”郑国栋哼了一声,“60年苏联专家就这么干。真正的难题是光刻胶——进口的要200美元一公斤,够全厂吃三个月肉了!”
陈二海正想开口,厂区喇叭突然播放起午间新闻:“华兴社消息,我国与老美的外交谈判取得重大进展……”
“为了增进双方共识,美方特邀我国各领域专家赴美考察学习……”
所有人都愣住了。陈二海突然冲到收音机前,把音量调到最大。
“……双方同意扩大科技交流,包括半导体领域……”
“机会来了!”陈二海转身时眼睛发亮,“钱院长,能不能申请组团考察老美半导体厂?”
钱思远皱眉:“这种好事轮得到我们?肯定是部里领导……”
“不一定要官方渠道。”陈二海压低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