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二海用棉纱擦了擦手,拆开包装检查材料:“勉强够用。帮我找几个八级钳工来,要手最稳的那种。”
窗外的高音喇叭正在播放《人民日报》社论:“……安南当局背信弃义,不断在我边境制造流血事件……”
周毅大步走进车间,手里攥着一份电报:“军区急电,前线侦察兵又损失了两个班,都是踩了安南人的跳雷。”
陈二海接过电报,目光停留在伤亡数字上。他沉默地走到工作台前,摊开一张图纸:“正好,我改进了反步兵雷设计。”
图纸上画着一个奇怪的装置,像倒扣的碗,顶部有六根金属杆呈放射状排列。
“这是……?”
“磁感应引信扫雷器。”陈二海用铅笔指着结构图,“利用雷管内的金属部件产生的涡流效应触发,不需要压力引爆,能对付各种诡雷。”
周毅皱眉:“原理我懂,但这么精密的电子元件,野战条件下怎么保证可靠性?”
陈二海从抽屉里拿出一个香烟盒大小的金属盒:“用这个,半导体研究所刚试制成功的cmos集成电路。功耗只有电子管的千分之一,一节电池能用半年。”
雷书瑶好奇地凑过来:“成本呢?”
“比一个战士的生命便宜。”陈二海的声音突然变得很冷。
车间里安静了几秒,只有远处的冲床发出有节奏的撞击声。
“还有这个。”陈二海又展开另一张图纸,“便携式战场雷达,重量控制在15公斤以内,探测距离500米,专门对付安南特工队的夜间渗透。”
周毅眼前一亮:“这个好!咱们的哨所太需要这个了!”
“问题是没有合适的显示器件。”陈二海敲了敲图纸上的虚线框,“普通crt太笨重,我需要场致发光屏的样品。”
雷书瑶突然举手:“我知道哪里能找到!电子管厂实验室去年试制过一批,虽然寿命只有200小时……”
“足够了。”陈二海迅速记下地址,“老周,帮我申请特别调拨手续。”
傍晚,陈二海在食堂匆匆扒了两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