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1/3)页
    当陈二海背着工具箱登上米-8直升机时,夕阳正将远处的山峦染成血色。
    机舱里坐着十二名全副武装的侦察兵,他们好奇地打量着这个穿便装的技术员。
    “你就是发明夜视镜的专家?”一个脸上有疤的老兵递来水壶,“喝口酒暖暖身子,山上夜里能冻掉耳朵。”
    陈二海道谢接果,劣质白酒烧灼着喉咙。
    他注意到士兵们的装备——五六式冲锋枪被缠上了布条,军靴上绑着防滑的草绳,每个人腰间都挂着四枚手榴弹。
    “这个怎么用?”年轻的士兵摆弄着夜视仪,不小心碰到了开关,绿色光点立刻在镜面上闪烁起来。
    “别对着强光。”陈二海示范着正确的佩戴方式,“视距调节在这里,电池只能维持……”
    直升机的轰鸣突然增大,打断了讲解。驾驶员回头大喊:“准备降落!前方就是前线指挥部!”
    透过舷窗,陈二海看到一座隐蔽在山坳中的营地,伪装网下隐约可见几顶帐篷和天线。
    更远处,连绵的群山在暮色中如同蛰伏的巨兽。
    直升机降落的瞬间,一阵猛烈的山风袭来,吹得机身剧烈摇晃。
    陈二海死死抓住座椅,感到口袋里的红领巾贴在了心口。
    营地中央的指挥帐篷里,一位面容刚毅的上校正在沙盘前部署任务。看到陈二海进来,他直截了当地问:“测向仪的有效距离?”
    “理论上十公里,”陈二海打开设备,“但山区地形会影响信号传播,实际可能减半。”
    上校点点头,指向沙盘上的一处高地:“特工队习惯在行动前一小时发报确认。我们要在他们进入伏击圈前锁定位置。”
    陈二海注意到沙盘上插着几面蓝色小旗,排列成一个口袋阵型。帐篷角落里,通讯兵正在调试电台,滴滴答答的电报声不绝于耳。
    “陈工,”上校突然压低声音,“听说你改进了火箭筒?”
    “有效射程三百米,穿深280毫米。”
    上校的嘴角微微上扬:“正好对付安南人的t-34。”他转向全体人员,“各就各位,行动代号‘猎狼’,明晚1900准时开始!”
    夜深了,陈二海被安排在一间堆放通讯器材的帐篷里休息。
  
第(1/3)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抗战:通电全国,出关完蛋!我把反派大佬撩红温了吴云肖雪燕那个反骨向导她让全星际沦陷了帝魂重生中华崛起之路儒道至上?我在异界背唐诗!不是要离婚吗?你咋对我死缠烂打厉元朗水婷月什么修炼废体,我有烛龙血脉!没人比我更懂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