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寿二年的夏天,哀帝突然驾崩,年仅二十五岁。消息传来,长安城的百姓还没从董贤的八卦中回过神来,就听说义陵开始动工了。送葬那天,棺椁队伍稀稀拉拉,没有想象中的威风八面,比起成帝的排场差远了。有个参加过成帝葬礼的老卒嘀咕:\"皇帝在位七年,净折腾些没用的,限田令、改元、宠男宠,哪件事办好了?连个子嗣都没留下,可悲可叹。\"
班固的《汉书》后来评哀帝 \"雅性不好声色\",可长安百姓都知道,他把声色都用在董贤身上了。这位试图力挽狂澜的年轻皇帝,终究成了西汉衰落的加速器。他死后,王莽篡汉,建立新朝,可百姓们还在念叨:\"哀帝要是不这么折腾,汉朝说不定还能多撑几年,可惜了。\"
在哀帝折腾的这些年里,长安城的小人物们各有各的悲欢。卖豆腐的老周,因为限田令丢了菜地,只能去给董府当厨子,虽然受气,但好歹能吃饱饭;瞎子老孙,罢乐府后转行卖卦,跟着夏贺良的风潮赚了不少钱;守庙的老卒,因为铜龟蛇鸣叫丢了差事,只能去给人打更,夜夜在街头感叹世事无常。
最让人唏嘘的是东平王刘云案。刘云因为在自家祠堂画了幅 \"西王母献益地图\",被人告发谋反,自杀身亡,妻子谒和母亲放被弃市。长安百姓路过刑场,看着血淋淋的场景,低声说:\"伴君如伴虎啊,画个画都能掉脑袋,以后说话做事得小心了。\"
汉哀帝的七年,像一锅乱炖,有宫廷权谋、荒诞政策、男宠传奇,也有百姓的苦难与无奈。长安百姓们嗑完这波瓜,又迎来了王莽的新朝,但关于这位 \"断袖皇帝\" 的故事,却永远留在了街头巷尾的闲谈中。
茶馆里,茶博士又开始讲新的故事,说王莽如何谦恭俭让,如何受禅称帝。但老茶客们摇摇头:\"再怎么改朝换代,咱们老百姓的日子还是那样,盼着新皇帝能少折腾,让咱们吃口安稳饭吧。\"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汉哀帝的时代早已远去,但那些荒诞的神操作、狗血的宫廷剧,却成了后人回望时的一声叹息。毕竟,在老百姓眼里,再多的帝王将相,也不过是他们茶余饭后的谈资,而日子,还得继续过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