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始二年,长安城突然流行改名热。汉平帝刘箕子改名刘衎,理由是 \"皇帝名字不能太接地气,合于古制\"。诏令一下,长安城的老百姓懵了:\"好好的箕子咋就成了衎?以后写状子都得先学新名字!\" 更绝的是地名也跟着改,安定郡改成安民县,呼池苑变成安民县治所,明光宫被拆了建贫民区,连城门的匾额都换了新漆。卖豆腐的老周挑着担子找新主顾,在城门口转了三圈:\"以前的呼池苑咋就成了安民县?害得我绕了二十里路,豆腐都发酸了!\"
王莽的基建狂魔属性也暴露无遗。他在长安城中 \"起五里二百宅\",说是给贫民住,实则成了王氏宗亲的中转站 —— 真正的贫民只能住在城墙根的窝棚里,而新宅子里住的全是王莽的侄子外甥。更夸张的是修建明堂、辟雍,征发天下儒生云集长安,搞得长安城人满为患。修城墙的民夫们私下抱怨:\"安汉公说这是 " 复周礼 ",可咱们每天搬砖到半夜,吃得比猪食还差,手都磨出了血泡,家里的婆娘孩子还在挨饿呢。\"
郡国大旱蝗灾,青州尤甚,蝗虫飞过遮天蔽日,地里的庄稼被啃得精光。王莽带着公卿捐田宅,长安城的百姓拍手叫好:\"安汉公真是活菩萨,连自己的封地都捐了!\" 可转眼就发现,捐出的田宅全划给了王氏佃户,真正的灾民只能领到发霉的粟米,而且每领一石米,还得在官府门前跪谢安汉公的恩德。更绝的是 \"捕蝗换钱\" 政策,百姓捕蝗按石斗换钱,可官吏层层克扣,有人抱着一堆蝗虫换不来半斗米,气得在县衙门口大骂:\"这哪是捕蝗,分明是官府骗皇帝的政绩,拿咱们老百姓当猴耍!\"
为了凑 \"四海统一\" 的 kpi,王莽新设西海郡,把天下犯禁者流放过去。所谓 \"犯禁者\",不过是偷了一把米的穷人、说了句牢骚话的百姓。被流放的人哭天抢地:\"我不过是骂了句蝗虫比官老爷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