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带责任:刺史、太守推荐的孝廉如果不合格,推荐人一起连坐,堪比现代企业的 \"人才推荐问责制\"。
南阳的寒门书生张衡,凭借在乡里兴修水利的政绩被举荐,激动地在竹简上写:\"新皇帝的选举制,让咱种地的也有出头之日,从此朝堂不再是豪门天下。\"
面对贵戚奢靡之风,刘炟玩起了 \"自上而下的断舍离\",拿自己的舅舅们开刀:
消费限购:下诏齐相省减冰纨、方空縠等高级丝绸生产,规定贵戚嫁娶彩礼不得超过 \"黄金十斤、丝绸百匹\",相当于给贵族消费套上 \"紧箍咒\";
监督升级:任命刚正不阿的第五伦为司空,专门督查贵戚不法行为,连马防、窦固等外戚都收到 \"警告函\":\"别以为是功臣就敢胡来,朕对事不对人。\"
最绝的是对楚、淮阳案受牵连者的平反:\"当年被流放的四百多家,全部迁回原籍,官府给盖房分田,既往不咎。\" 有个在敦煌流放十年的书生,接到返乡文书时,望着洛阳方向哭了三天:\"新皇帝这是给咱发 " 人生重启券 " 啊,以后就算种地,也要给东汉王朝当顺民。\"
建初三年的明堂祭祀,刘炟玩起了 \"儒学沉浸式体验\"。他穿着十二章纹礼服,亲自给三老、五更行奉觞礼,礼毕后登灵台观天象,当场给太子和诸侯王上了堂《尚书》课:\"" 克明俊德,以亲九族 ",咱治国就是要亲百姓、远奸佞,别以为当了皇族就高人一等。\"
太学生们把这场 \"天子公开课\" 记录下来,刻在石碑上立在太学门口,各地儒生纷纷前来 \"打卡\"。有个从蜀郡来的老儒,摸着石碑上的字迹感叹:\"明帝重法,章帝重儒,这才是汉家制度的阴阳调和。\"
为了调和今古文经之争,刘炟主持召开白虎观会议,相当于给儒家经典搞了次 \"官方认证\"。会议持续数月,他亲自担任 \"学术主持\",调和各派争论:
今文经派:主张 \"天人感应\",强调祥瑞灾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