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3/3)页
的仁政,在太后眼中不过是无关紧要的善举,真正的治国大权,始终在长乐宫的珠帘之后。
    面对现实的无力,刘祜将精力投向典籍。他在东观校勘《汉书》,发现宣帝时期 \"霸王道杂之\" 的治术,偷偷抄在竹简上随身携带。当羌乱蔓延至三辅,他想起武帝时期的屯田政策,试图在诏书中提出 \"徙边民屯田\",却被邓骘以 \"劳民伤财\" 否决。
    但他没有放弃,暗中支持太学生研究《考工记》,希望能改良兵器;又让乐府采集羌笛曲调,试图用文化融合缓解民族矛盾。这些努力虽未显于史册,却在太学生的笔记中留下痕迹:\"皇帝每至东观,必问西域风土,尝言 " 羌人亦吾民,何忍苛虐 "。\"
    清河王庆的薨逝,是刘祜继位后最沉重的打击。葬礼上,邓太后只允许司空持节吊祭,车骑将军邓骘护丧的规格,比当年和帝兄弟的葬礼寒酸许多。他抚摸着父亲遗留的《孝经》抄本,突然发现封皮里夹着当年被废太子时的诏书残页,泪水终于决堤 —— 在这皇宫中,唯一的亲情纽带,也被权力的寒冬冻结。
    更让他心寒的是,弟弟广川王常保薨逝后,邓太后直接废除封国,将封地并入郡县。他据理力争,却换来太后的训斥:\"宗室封国消耗国力,皇帝当以天下为重。\" 那一刻,他终于明白,自己的皇室身份,既是荣耀,更是枷锁。
第(3/3)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都在看:不抢个小娘子,当什么纨绔侯爷?我死后,嫡兄们都疯了完蛋!我把反派大佬撩红温了朕才是宋世祖吴云肖雪燕七零,我搬空全家去下乡一鱼一酒一江湖,一妖一凰一天下帝魂重生中华崛起之路儒道至上?我在异界背唐诗!长生从炼痴情蛊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