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童贯的养尊处优,平时他是断然不会瞟哪怕一眼这种市井小吃的。但今天情况特殊,他刚好因为视察拖过了饭点,百无聊赖之下,他便吩咐停车。
“去看看。”
左右立刻照办,不一会儿就拿回来几包用菖蒲叶包裹的油炸面点。随后马车又重新缓缓启动。
童贯坐在车里,隔着菖蒲叶捏起一根,那是由两条面棍捏在一起油炸而成的点心,两根面棍中间还各用刀拉了一道,所以实际上看像是有四瓣。
童贯不解这点心的造型,便一边咬了一口,一边又拿起另一个菖蒲包里的点心细看。
点心入口时的感觉,酥脆蓬松,油香四溢,饥饿中的童贯对这个味道非常满意。
刚尝出味道,他正要点头赞许,忽然就注意到,另一只手上拿起的那团点心,竟是两个面捏的人形。
因为油炸后面会变得蓬松,童贯自然辨认不出那面人肿胀的容貌,但他看那俩面人肚子上、那道长长的刀口,很快就意识到,这是一种类似诅咒泄愤的举动。
刚才那两根面棍上的刀痕,肯定是对这种面人肚子上刀痕的简化,可见炸面人之人有多么痛恨被炸之人,要先挨刀再油炸。
“何人如此乖张,竟公然当街行这等诅咒报复私怨之事?”童贯并不想费神探查究竟,但也对这种行为嗤之以鼻,又有一两分好奇。
但是很快,随着马车不断前行,童贯好几次闻到类似的油香味飘进来,他忍不住掀开车帘亲眼观察,这才发现类似的油炸面点摊还不少,每隔一段路就有一个。
“这还不是一两个人所为?究竟是为何?”童贯的好奇心被彻底激发,再次下令停车,让左右去问问清楚。
这一次,倒是很快就有了结果:“太尉,百姓都说此物名叫油炸面,上个月从苏州传过来的,还说此物已风靡两浙。最初只是让没吃到‘猪面肉’的人解解馋的。”
“猪面肉?哼,那必是朱勔肉了!升斗小民,挟愤报复,不敢直呼朝廷重臣名讳,就这般挨边抠搜。”
童贯立刻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不过他不屑之余,内心也非常震惊。
江南百姓对朱勔的痛恨,竟已到了这种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