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已经是农历十月底,初冬的第一场小雪已经降了下来。这一年的江南,冬天似乎来得特别早一些。往年这时候,杭州是断然不会下雪的。
杭州外城的官邸、府库、民户,已经被草草劫掠一空。最多只剩一些犄角旮旯还没搜干净,但大宗的财货已经完全不剩了。
火还没来得及放,因为方腊军始终想再搜搜,这一贪婪犹豫,倒是保住了杭州城大部分的建筑,免得战后还要从废墟上彻底重建。
最多只有一些本就易燃的危房街区,在方腊军没有刻意放火的情况下,仍然因为意外而焚毁了。但这部分所占的比例,还不到杭州城面积的两成。
外城被破后的第三天一大早,从海宁方向赶来的赵子称部,伙同杨志、林冲、鲁达、李俊,以及刘光世、韩世忠,外加最近新赶来增援的秀州统军使王子武,一共有近万人的兵马,终于抵达了杭州城近郊。
前几天的海宁大战之前,赵子称部有总兵力八千人,激战中折损了一些,加上轻伤的比例比较高,很多伤员没法快速归队,所以能直接参加决战的兵力,颇减少了几成。
但海宁大捷也鼓舞了江南地区周遭的官军,原本秀州统军使王子武并不受赵子称节制,也比较克制不愿追击出境。见到方腊即将覆灭后,官军也是墙倒众人推,愈发踊跃起来。
有了秀州兵这支虽不算精锐的生力军加入,赵子称手头可以调遣的总兵力才不降反升,增加到了万人的规模。
此时此刻的赵子称,颇有一两分巨鹿之战后项羽的意味,原本作“壁上观”的江南官军友军,都愿意跟着他混混功劳。哪怕朝廷制度要求他们互不统属,但真到了战场上,他们也愿意实际听从赵子称的调遣安排。
当年项羽名义上也无权指挥诸侯联军,但谁让诸侯联军自愿服他呢。
赵子称的军队,从海宁一路往东,走了大约四十余里,一路上沿着临平山北麓而进,直到杭州城正北方的半山一带,山势陡然断开,地势也突然变得平坦,形成了一处垭口。
这地方在宋朝时名叫“清河堰”,是大运河和上塘河交汇的所在,大致对应后世的拱墅区康桥街道。
赵子称兵抵清河堰后,略作整顿,就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