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他的手指停住了,被屏幕上的某样东西牢牢吸住。
“等等……”他几乎是屏住了呼吸。
一行被系统自动标记为“低风险事件”的记录,在众多条目中显得毫不起眼,却让张成业的心跳漏了一拍。
日志显示:源ip地址,经过了极其复杂的伪装和跳转,几乎无法追踪。
目标,d7区域,一个特定的服务端口——9937。
交互内容,极其简短,只有一个极小的请求包和一个同样微小的回应包。
符合系统对其标记为“低风险”的所有判断依据。
交互时间短、数据量小、无攻击特征、未尝试权限提升、未触发任何已知防御规则。
“9937端口?这不是那个为了兼容旧设备留的备用端口吗?平时根本没流量的。”
“对,就是它。”张成业的声音干涩,他指着屏幕上的时间戳。
“看这里,时间点,刚好对上刚才那个性能参数的微小跳动。分秒不差。”
他多年浸淫网络安全的经验和直觉在脑海中疯狂报警。
这绝不是巧合。
“而且你看它的访问特征,”张成业放大了那条记录的详细信息。
“没有前期的端口扫描,没有试探性的连接,直奔这个几乎被遗忘的端口。就像……就像知道这个门没锁,只是来确认一下。”
那种精准、高效的模式,与选择的那个几乎被废弃。
但为了兼容性考虑而保留的旧服务端口结合在一起。
这绝不是常规的网络背景噪音或者普通的扫描探测。
“这更像是一次……精心策划的……试探!”
有人在尝试,用一种他从未见过、极其隐蔽的方式,绕过“天穹”的层层防御。
窥探着这座数字堡垒最深处的秘密。
与此同时,比尔的团队爆发出欢呼。
“成功了!我们拿到了校验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