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王冶山同为汉官,那就不一样了,他得为自己仕途考虑。
那就只能和稀泥,各家象征性给点钱粮、出几个人,那这任务就算完成了。
宜昌府上下官员也都清楚,无非互相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反正在他们眼里,只是一个小县里的愚夫愚妇,几乎都够不上反贼的级别,出五百人去剿贼已经绰绰有余。
可谁能想到,这反贼不按套路出牌啊!
就在一个月前。
宜昌府出动五百官兵前往长阳县剿贼,可盘踞长阳县的张正谟却反其道而行之,果断将一片废墟的长阳县城抛下,丢给了身后来袭的清军。
接着宛如流寇,在山里绕了一大圈子后,摆出架势要去攻打宜昌府城。
这可就吓坏了宜昌府的王冶山,也吓坏了出兵剿贼的曾攀桂。
宜昌府可战之兵都给调走了,就剩几个城防营充门面,真要是反贼来攻,他们拿什么抵抗?
曾攀桂没法,为了顶上官帽,不背罪责,只能迅速回兵救援。
清军追赶一天一夜,总算看到长阳反贼的屁股。
一波冲杀下来,反贼大败!
曾攀桂志得意满,觉得反贼不过尔尔,果断趁胜追击……不出意外,中了埋伏。
张正谟麾下天运军多达万人,可战健壮教兵更是有着两千多人,全部手持火弹,漫山直下,疾扑清军营盘,又另分数百人前往截断清军粮草民夫。
曾攀桂麾下清军本就组成复杂,而且兵员稀少,还要分出一部分兵力去运输粮草辎重,真正能打的有三百人就算顶天了。
三百人打两千人,近乎十倍的兵力差距,清军又奔袭一天一夜、人困马乏,张正谟这边却以逸待劳、埋伏多时。
不是什么人都能以少胜多,真正以少胜多的战役,在历史上终归只是少数,武器、兵员素质差距不大,甚至近乎相等的时候,那谁的兵更多,武器装备更好,那么谁就能赢下来。
十倍兵力优势,连攻城都能打下来了,更不用说野战埋伏了。
清军败了!
王冶山没有任何法子,只能坐看城外的清军大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