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斯远沉吟问道:“你可知那贾化是什么出身?”
邢夫人道:“方才听大老爷提了一嘴,说早年与林如海一道儿中的进士,其后外放知如州,丢官罢职又去林家教了黛玉一年,还是咱们家帮着走动跑官,这才给他官复原职的。”
陈斯远‘啧’的一声,揶揄看向邢夫人。若陈斯远果然是不识官场规矩的小民也就罢了,莫忘了他可是雀字门传人,官场上的门道门儿清!
扬州盐运使可是正三品的高官,又是皇帝的钱袋子,非皇帝亲信不能担任。此时科考规矩,殿试过后主考、副主考各点一人为状元、榜眼,皇帝一般都不会驳斥了。
其后到了第三名探花,皇帝为表谦逊,只说自个儿于儒道并不精通,便从容貌上选取本科探花。
所以探花才是皇帝点中的,且一旦中了探花,入馆阁便授翰林编修。坐馆三年,外放出去最起码是正四品的知府起步。若走言官路线,说不得十来年便能入阁拜相。
种种迹象都表明,林如海乃延康帝亲信,他说一句话不比贾家管用多了?还用得着贾家帮着跑官?
邢夫人所言定是从大老爷贾赦口中听来的,这真真儿是心里没数,往自个儿脸上贴金啊。
“怎地?我说的不对?”
邢夫人不过是内宅妇人,又哪里知晓官场上的门道?因是陈斯远摇摇头,道:“没事,你往下说。”
邢夫人挑了挑眉毛,一字一顿道:“不过琏儿最后说,林家似乎有意招赘、兼祧。”
“啊?”陈斯远初听只觉荒谬无比,细细一琢磨……似乎不无道理?
黛玉庶弟夭了,林如海只说再不娶,好似坏了身子骨,起码林家大房面临绝嗣。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林如海只黛玉一个女儿,自然想着或是招赘,或是兼祧。
这兼祧一事前明便有,到得本朝太上在位时,颁此特制之条,准民间一子两祧。
起先还是一子兼祧两房,到如今逐渐演变成了一子兼祧两家。(感兴趣可去查京剧大师梅先生)
为林家大房香火计,招赘自是极好,便是不能好歹也要兼祧,免得林家大房绝了嗣。
想来林如海临终之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