尧即便是成为了人皇,生活依然非常的俭朴,住着茅草屋,喝着野菜汤,穿用葛藤织就的粗布衣,时刻注意倾听百姓们的心声,的确堪称是后世明君的典范。
尧在修行上天赋算不上好,也并不算用心,大部分心思都用在治理人族上的他,渐渐年老后,为了寻找到合适的人皇继任者,便到处去寻访
有人族的元老举荐虞舜,说舜是至孝之人,对曾迫害过他的父亲以及继母依旧很恭敬孝顺,与邻里相处也很和睦。
尧便将两个女儿嫁给舜来考察他的人品,又专门安排一些人与其相处来观察他的为人处世。
后来,尧又专门给舜安排了一些事情去做,来试验他的才能。
最后尧还让舜带领一些族人去荒野山林之中打猎,借其中一些恶劣的环境和危险来考验他的勇气。
舜逐一通过了考验,尧才放心地把人皇之位禅让给了他,却割舍了才能普通的儿子丹朱,开创了禅让制,成为历代贤君之美谈。
舜拜入了截教外门大弟子赵公明的门下。
这赵公明虽然颇有天资,也早就修炼成了大罗金仙,可教导弟子的本事也就一般,颇有一些眼高手低。
舜执政以后,制定了一系列的重大政策,一派励精图治的气象。
他重新修订历法,又举行祭祀皇天后土、祭祀四时与山川群神的大典,确立祭司的仪典规程。
舜还把部族诸侯的信圭都收集起来,再择定吉日,召见各地诸侯部落首领,并举行隆重的典礼,重新颁发信圭,以确立其人皇的地位和威仪。
舜在即位的当年,就到人族各地去巡守,一路上祭祀名山,召见诸侯,考察民情。
他还规定以后五年巡守一次,考察诸侯的政绩,明定赏罚,可见舜注意与人族各诸侯部落的联系,加强了对地方的统治。
舜的治国方略还有一项是‘象以典刑,流宥五刑’。
就是在器物上画出五种刑罚的形状,起警戒作用,并用流放的办法来代替肉刑,以示宽大。
但舜又设立了鞭刑、扑刑、赎刑,特别是对不肯悔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