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承信对惠安和尚这么上道的态度也很满意,当即便又吩咐道:“既如此,那么请禅师且将寺中诸类庶务事簿奉来,让我先阅览一番。”
惠安和尚被策反后态度也很积极,当即便连忙点头应是,而后吩咐自己的亲信沙弥去将寺中那些计策事簿统统送来。
待到事簿送来后,张岱也挺好奇这长寿寺经营情况如何,便和高承信凑在一起翻看起来。
“这些僧徒资业当真雄厚啊!”
寺中事簿足足装了一大筐还要多,而其中绝大部分都是质库相关的账簿。作为洛阳城几乎是最大的质库,资本和利润自然是十分的惊人。高承信只翻看了一会儿,口中便连连发出惊叹声。
张岱也挺好奇多大的数字能让高承信如此惊叹连连,但他还是克制自己没有加入翻看。因为他知道这质库产业哪怕再怎么资金雄厚,最终都是要分配给十六王宅这个养猪场,不是他能轻易染指的。
不过在一通翻看后,张岱也找到了让他感兴趣的内容,他拿着其中一卷不太显眼的账簿,发现里面记载着不少物料的收储和使用,而且还有“雕版”“作纸”“调墨”之类的字样,心中自是一动。
“这账簿记录的是什么内容?”
他举着这账簿向惠安和尚发问道。
惠安和尚接过来看了一看后,便对张岱解释道:“张公子可知寺中所布施信士们的平安笺?这平安笺便都是寺中僧祇户所造,从作纸到刻版墨印,这数簿便是记录着相关的事则。”
“那些僧祇户,如今何在?”
张岱听到这话后心情不免变得越发激动,原本他还只是觉得长寿寺那平安笺制作的挺精致的,却没意识到如今寺中还保存着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和熟练工。
这要能挖到自己手中来,区区质库又算个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