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利益无关的电影重拳出击,对利益攸关的电影明贬实褒,这种被资本裹挟的评价,无疑是在消耗他的人设。
这一次神奇光环褪去,退潮了才发现,原来他也在裸泳!”
与此同时,陈默的微博下也涌入大量嘲讽留言。
有网友翻出他此前批评其他电影时的旧帖,与现在他评价《你好,李焕英》的评价对比制作成梗图。
更是坐实了陈默双标资本家的言论。
而新诞生的陈默评分弹性学话题也悄然爬上热搜。
陈默一时间大有“人设崩塌”的感觉。
网友们的反应两极分化——
支持者认为他的评价中肯,既点出了电影的不足,又肯定了它的情感价值:“看过《你好,李焕英》,人家实话实说怎么了?电影确实技术糙,但就是好哭啊!”
“虽然没有看过,但是现在就说双标是不是为时尚早?”
“我寻思着,如果没有前面两部电影的评价,或许他评价《你好,李焕英》早就被曲解成不知道是什么样了。”
“等电影上映看了再说,暂且不做评价!”
而反对者则嘲讽他“又当又立”,嘴上批评实则暗捧:“‘针脚歪歪扭扭但特别暖’?这不就是变相夸吗?换别的电影早被他喷成筛子了!”
“呵呵,资本家的嘴,骗人的鬼,当初《妖猫传》他怎么就没有这么评了?
阴阳评论,先阴后阳,还是先阳后阴,人家玩的是炉火纯青啊!”
“你品,你细品:
《唐人街探案3》:一部成功的商业片,只要你不把它当推理片看!
《刺杀小说家》:第一遍看不太懂,需要二刷!
《你好,李焕英》:像妈妈织的毛衣——针脚歪歪扭扭,但穿在身上特别暖。
前面两部全是先褒后贬,明褒实贬,而后者却是典型的欲扬先抑,明贬实褒!
学着点,这就叫陈默式驰名双标!”
更有影评人直接开炮:“陈默的‘情绪价值论’本质是资本话术——用‘好哭’掩盖电影本身的缺陷,让观众为廉价感动买单。”
一时间,可谓是舆论喧嚣。
支持者也好,反对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