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3/13)页
的伤疤,刻在了他们的心里,怎么也抹不去。
    他们在安国的住宅距离我大姐家很近,大姐从自强村那个下甸子屯搬过去是为了跟孩子们经营面粉厂。她的大女儿和小女儿都住在那里,而她跟小女儿夫妻俩住在一起,后来她就经常去宝东给儿子哄孩子去。我去安国她家的时候见过小老唐,她让我进屋坐一会儿。那时候小老唐的女儿已经出嫁了,剩下这个儿子不着消停,一会儿要扒房子,一会儿要和泥抹墙,唐宽总盯着他。我就在这样的氛围中跟他们老两口子聊聊天,得到了一些素材。
    再讲讲刘姨,她和丈夫跟小老唐两口子同样,早就干起了个人贷款的营生,也就是我们俗称的“抬钱”。在那个经济刚刚起步的年代,这行也不难做,风险有一些但陷阱谈不上,也不大会得罪人。刘姨和丈夫就像上了发条的机器,天天惦记着那些利息,有时他们四处奔波,面对各种各样的人,磨破了嘴皮子,就盼着能顺利完成一笔生意。偶尔碰上一个耍赖不还钱的人,那可就头疼了,还得跑腿想法子催债,一来二去,身心就开始疲惫起来。
    有一回,一个借钱的人喝得酩酊大醉,到了还钱的日子却还不上。刘姨和丈夫实在没办法,只能硬着头皮上门去要。那人一看到他们,就像变了个人似的,耍起了酒疯,顺手操起一把菜刀,挥舞着冲了出来,嘴里还骂骂咧咧的:“要钱没有,要命一条!”刘姨吓得脸色煞白,赶紧躲在丈夫身后,双手紧紧地抓住丈夫的衣角。丈夫虽然也吓得双腿发软,但还是强装镇定,壮着胆子和那人理论:“你借钱的时候可是写了借条的,现在到日子了,你就得还钱,这是天经地义的事儿。”可那人根本不听,依旧张牙舞爪地挥舞着菜刀。后来,那人还是给了钱,一分没少。
    有一次家里进去贼人,把借条都给偷跑了,并没有多少现金损失。不过那些抬钱的人都没有赖账,最后连本带利都还了回来。
    九姥爷家这三个女儿,一生都在拼命地和钱打交道。小女儿为了追求财富远嫁他乡,却最终丢了性命;刘姨和小老唐为了抬钱,生活过得并不安静,她们姐两个就是民间借贷的代表人物。
    在我年少时,去安国上学的那条路上,总能邂逅一位独特的老人。他一头银丝般的白发,配上长长的白胡子,在风中微微飘动,仿佛一位从岁月
第(3/13)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女主婚宴带奸夫悔婚,我杀光女主全家太太让位白月光,父子夜夜求原谅1981:开局带女知青吃鸡全民领主:开局一座闹鬼金矿吞噬古帝极乐合欢功我都贷款修仙了,你让我契约九个老婆秦小姐又乖又野,清冷顾总沦陷了废柴修真记洛尘张小曼天武神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