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晓峰中考前夕,万丰镇的街道上热闹非凡。管道铺设的叮当声、村民们的欢笑声交织在一起,随着最后一处水管的接通,这个小镇终于告别了挑水吃的日子。
晓峰的姥姥家也在这股自来水的浪潮中迎来了新变化。当水龙头里哗啦啦流出清澈的自来水时,晓峰的姥姥也就是我的母亲,笑得合不拢嘴:“这下可好了,再也不用跑老远挑水了!”
就在这时,一阵敲门声响起。母亲打开门,只见乡里管自来水的老杜头站在门口。老杜头是个皮肤黝黑、身材魁梧的汉子,嗓门儿特别大:“论辈分还得管你叫婶子,听说你们家自来水通了,我来看看,有啥问题赶紧说,我好给解决!”
“快进来坐,老杜,可好了,水流还挺大!”我母亲热情地招呼道。
老杜头走到院子,仔细检查了水管和水龙头埋设情况,满意地点点头:“不错不错,这下大家都方便了。以后要是有啥问题,尽管找我!不过我也快退休了,以后这事儿就交给年轻人啦。”
“这么快就退休啦?”母亲惊讶地问。
“是啊,干了一辈子,也该歇歇了。我打算在靠街面的地方开个照相馆,现在这玩意儿挺时髦,说不定能挣点钱。”老杜头笑呵呵地说。
“照相馆好啊,现在大家都爱拍照留个纪念。祝你生意兴隆!”
“借你吉言!”老杜头爽朗地大笑起来,“对了,我那大舅哥黄奇最近可能会来这边,他说想看看我爱人,就是他妹妹香莲,顺便也来瞧瞧你。”
“黄奇啊,好久没见他了。上次见还是1983年,那时候他还在宝东住。”
“是啊,时间过得真快。他现在在廊坊混得不错,不过还是惦记着老家的亲戚朋友。”
老杜头离开后,母亲的思绪不禁回到了过去。想起黄奇,她心中感慨万千。当年黄奇能在永久村当大夫,还是多亏了我老姨父——大队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