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在我心里掀起惊涛骇浪的,是第二任上司。他大我十岁,永远倒背双手,迈着四平八稳的四方步,皮鞋敲击地面的声音像精准的鼓点,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不知从何时起,他看我的眼神里多了刺人的锋芒,走廊上的每一次偶遇,都成了无声的战场。他在例会上挑剔我报表里的小数点,在工作报告里用红色批注敲打我的方案,那些刻意的刁难,像夏日午后的烈日,灼得人无处遁形。
记得那天走廊狭路相逢,我故意低头佯装专注书籍,擦肩而过时听见他鼻腔里冷哼一声。这声冷哼彻底点燃了我积压已久的怒火。当他把我叫进办公室,趾高气扬地让我\"站着汇报\"时,桌上那本崭新的会议记录本突然刺痛了我的眼睛。我几乎是本能地抓起本子,在他惊愕的注视中,将纸页撕成漫天飞雪。那些翻飞的碎纸片,像我破碎的忍耐,簌簌落在他锃亮的皮鞋前。
离开那间压抑的办公室时,我听见自己心跳如擂鼓。\"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这句带着少年意气的狠话,成了我斩断枷锁的利刃。很快,我调离了原单位,告别了那段充满硝烟的日子。
后来遇见的第三、四任上司,就像温和的秋风,不冷不热,波澜不惊。他们恪守职场规则,给予应有的尊重,却始终没能在我心里激起太多涟漪。直到命运让我遇见老陈,那个与我同龄的上司,仿佛冬日里的炭火,瞬间驱散了所有寒意。
我们会在加班的深夜分享彼此的故事,会在午休时相约打两局乒乓球,他办公室的抽屉里,永远备着我最爱的黑咖啡。在我迷茫时,他会指着墙上的世界地图说:\"年轻人,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在我犯错时,他又会拍着我的肩膀说:\"别怕,咱们一起复盘\"。他不仅是上司,更像是并肩作战的战友,是无话不谈的知己。
可江湖的召唤太过强烈,即便老陈两次带着真诚的挽留,我还是选择了远行。记得最后一次告别,他塞给我一本厚厚的工作笔记,扉页上写着:\"此去山高水长,愿你仗剑天涯,归来仍是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