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西装内衬大概需要绣30x40厘米的面积,\"他在黑板上计算,\"按每平方厘米一百元,就是十二万!\"
室内一片哗然。十二万相当于村里一家人三年的收入。
\"但这么精细的绣活,\"吴晓梅冷静地提醒,\"一个人至少要绣两个月。我们没那么多熟练的人手。\"
\"可以分工,\"龙安心提议,\"一个人专绣蝴蝶翅膀,一个人负责枫香树纹,最后再拼接。\"
老绣娘们议论纷纷。这种分工法违背了苗绣\"一人一图\"的传统,但面对如此大的订单,似乎又没有别的办法。
\"我不接。\"一个声音突然响起。众人转头,看见务婆的养女阿雅站在角落,脸色阴沉。\"苗绣是祖先传下来的魂,不能拆开来卖。\"
会议室再次安静下来。龙安心知道阿雅的话代表了一部分老人的想法——文化传承比金钱重要。
\"阿雅姐,\"他轻声说,\"我们不是卖掉"蝴蝶妈妈",而是让更多人了解她的故事。绣在内衬,只有拥有者能看到,不是更神圣吗?\"
阿雅皱起眉头:\"汉人买去,有几个会真心尊重我们的信仰?\"
\"那就加上条件,\"吴晓梅突然说,\"每件绣品背面必须绣上星辰纹——那是给祖先看的记号。购买者要承诺尊重这个传统。\"
这个折中的提议最终获得了通过。会议决定由吴晓梅、阿雅和另外三位技艺最精的绣娘负责首件样品,其他人根据能力分工协作。收益的50归创作者,30归合作社发展基金,20用于村文化保护。
散会后,龙安心留下来整理合同草案。窗外,夕阳将雷公山染成金色,鼓楼的影子长长地投在广场上。他想起藏在柱中的那张皮纸,还有不到十天就是\"龙抬头\"了
\"还没忙完?\"吴晓梅的声音从门口传来。她换回了日常的苗装,银饰在夕阳下闪闪发光。
\"马上好,\"龙安心收起文件,\"样品准备得怎么样?\"
吴晓梅走进来,手里拿着一个绣绷:\"画了草图,你看看。\"
绣绷上的白绢已经用炭笔勾勒出图案轮廓:一棵巨大的枫香树,树心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