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闲的时候,村民开会或者听戏,娶亲出嫁,红白喜事,祭祀祖先等等,一般也会在大晒场举行,是村里的主要活动场所。
村里的主要道路须宽五米以上,可以保证两辆装满稻谷的马车交错而行。
寻常农家的一份宅基五分地,按照前园后厕规划,一般正房三至四间,两侧各有多少不等的厢房。
前面是菜园子,谷仓,草料堆,马厩和大牲口棚,后面是厕所和猪圈。
横向成排,竖向成行。
而不是村里乱糟糟的,想在哪儿建就在哪儿建,那可不行。
村里的积粪堆统一处于村外的下风口,人畜粪便必须要经过堆肥发酵,然后按照各户分配,洒入田间地头,给土壤增加肥力。
那些没有经过堆肥发酵的人畜粪便,撒到地中就是毒药,那可不成。
大楚帝国在几十年的殖民历史中
已经发展出了一整套成熟的殖民安置体系,从管理,到农耕,到村镇建设都有标准,得到了发展历史验证。
在迪拜王国,只需照做就好了,节省了极大的时间精力,也跳过了试错环节。
以现今迪拜王国政府的规模,在大楚帝国也只是一个县衙门,还是那种人口较少的新置农垦县,不是发展较为成熟的工业县。
可迪拜国王楚-郑洮非常珍惜眼前的这一切,他坚信王国能够发展越来越好,就像父皇曾经走过的艰辛历程一样。
数十年前
大楚帝国也仅仅是一个几十万人的小势力,一步步发展成为如今举世瞩目的世界级列强,从东到西的广阔疆域数万里之遥,这是何等的辉煌?
楚-郑洮从来没有奢望过能够比肩父皇,只要能达到父皇1的成就,就足够他骄傲了。
1的成就是什么标准呢?
那就是将迪拜王国发展成为人口超过一百五十万,经济总量超过15亿银洋,领土面积超过17万平方公里,在波斯湾沿岸是个较为强大的王国。
现在的迪拜王国,连一条都达不到。
两河流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起源地之一,历史极为悠久,周边古国众多,无论文化还是宗教都极为兴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