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大楚帝国有着充足的财力,不就是海上军备竞赛吗?
花钱就是了,谁怕谁?
时间来到了1905年3月底
万里迢迢从波罗的海前往东亚战区的沙俄皇家太平洋第二分舰队,此时正行驶在浩瀚的印度洋上。
在诺希北加满补给品后,沙俄舰队司令罗杰斯特文斯基中将自行率领第二太平洋舰队航向远东,正在进行超长距离的跨洋航行。
印度洋上气候炎热,而且德法在印度洋没有殖民地可供补给,一切只能靠沙俄舰队中的补给舰来维持整个舰队的运作。
在印度洋上的俄国第二太平洋舰队,创下了世界首次在航行途中进行舰对舰补给燃料的记录,并且补给的是固体的煤,而不是液体的柴油。
在浩瀚大洋上靠在一起的战舰,在波风浪谷中进行补给。
沙俄士兵脱光了衣服,只穿一件大裤衩子站在煤堆上,奋力的挥舞铁锹向输送带上铲运煤炭,累的个个舌头伸出老长。
一次煤炭补给上千吨,导致61名沙俄官兵累到中暑昏厥。
舰队从上到下个个就像煤黑子一样,除了眼睛和牙齿看出来白,其他地方完全被煤炭污渍包裹,艰辛之处就不用说了。
沙俄第二太平洋舰队的环球航行,一路都是在法德两国的港口补充,法德两国也给与了力所能及的帮助。
俄国向德国的汉堡-美洲航运公司租借高达70艘煤船,用于沿途补给,
德国与法国允许俄舰停靠其海外殖民地港口,当然,这不免引起英,日,美等国一阵抗议,可这都不算什么大事儿。
只要能让英国佬难受,法德两国都会默契的去做。
自从离开波罗的海母港以后,俄国舰队在1904年11月1日,抵达西班牙港口维哥港进行补给。
5天后
即1904年11月6日,沙俄舰队停靠法属北非的丹吉尔港再度补给。
自丹吉尔港出发以后,经过10余天航行,罗杰斯特文斯基中将的沙俄主舰队停靠在法属地达卡。
1904年12月1日,沙俄主舰队停靠在德属西非吕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