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望十二郎能够为我指点迷津。”
柳三变觉得宋煊年纪轻轻就能取得好成绩,必然是有着过人之处。
今日前来主动结交,他也是存了一些私心,想要向宋煊讨教。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只要能够考中进士,柳三变不觉得向年纪比自己小的人请教有什么不对的。
这些年,越来越多比他岁数小的人都考中了进士,而他依旧是落榜生。
多年的失败生活,早就磨灭了他心中的傲气。
现在只想着要抓住一切稻草上岸!
“十二郎,俺也一样。”
石延年也是与柳三变一样的,他们俩从第一次到最后一次,都是同届落榜生。
要不然缘分怎么就这么近呢!
反观作为陪客的刘潜,他还没有经历过落榜,自是没有那种急切的心情。
他只是想要看一看宋煊的新作,到时候也更快的赏析一二,拿来下酒用。
宋煊发现,他们这些在科举上失败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点,那便是心态不行。
或许是仕途是他们唯一的追求,以至于过于沉重,许多人都背负了太多太多的压力,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
柳三变是年岁大了能考上进士,是宋仁宗赵祯亲政,特地开的恩科,对于历届科场沉沦之士的录取放宽尺度,他跟他哥才一同考上的。
这种是宋太祖开的头,主要是在省试、殿试落第十五、十次以上的。
“柳兄,石兄,你们二人在应对科举这件事上,心态就不对了。
太多次的失败就是会磨灭人的自信的,唯有心智坚强的少数人才不会受到影响。”
“哦?”
柳三变知道自己的心态出了问题,但是他也无力改变。
每次上考场前都会告诫自己一定要如何如何。
可真坐在那里考试的时候,就全都忘光了。
“十二郎说的是在理,我也意识到了,但还是没有办法克服。”
“俺也一样!”
石延年也迫切的想要考中进士,以此达到光宗耀祖的目的,更是可以证明他能不靠着家世,靠着自己当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