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4/6)页
率先站了出来。
    “陛下,臣以为官员皆不愿任州县官,实乃因迁转无期所致,当下我大明有县令一千余人,最终能擢升知府者不足半成,朝廷应打破‘京官重、外官轻’之观念,对州县官也进行特例擢升,而非独对翰林实行特例……”
    听到最后一句,沈念隐隐觉得沈一贯在针对自己。
    不过当下朝廷最容易擢升的官员确实是翰林官,其次是科道言官。
    至于州县官。
    数量太多,又远在地方,且需要长期任职一地,方能看出才能。
    仕途擢升往往机会有限。
    沈一贯说完后,吏部的一名郎中便站了出来。
    “陛下,我朝有州县官数千人,即使特例擢升也仅限于几十人,沈编修之策非涵盖所有人,并非良策,臣建议,与其特例擢升,越级提拔,不如为州县官减负,当下,州县官除了钱粮刑名外,还需管水利桥路、赈灾剿匪等,此等事宜理应归于省府……”
    很快,又有一名官员站了出来。
    “陛下,臣以为,特例擢升与减负,皆不如从大量胥吏中挑选州县官,我朝历来主张选才不选资,胥吏与百姓打交道甚多,有经验者,更能做好州县官。”
    “陛下,臣以为,可对一些表现优秀的州县官进行嘉奖,或赐匾额,或赐御书,对其勉励,自然有州县官愿意为我大明鞠躬尽瘁……”
    ……
    沈念认真地聆听着,然后逐个排除。
    在他眼里,许多进士举人不愿成为州县官的首要原因是:俸禄太低。
    州县官员多为刚入仕途者,且大多都是贫困人家出身,有的入仕之前便因读书考试欠了一屁股债。
    这导致,很多官员任职后,第一目标就是赚钱。
    其次,相对于翰林御史这类清要官职。
    州县官员若是手中无钱,连下面的胥吏都使唤不动,甚至被他们联合起来欺负,想要做出一番功绩,根本不可能。
    不是所有人都能像曾经的淳安县县令海瑞那样,一上任,便拒所有常例。
    县丞、主薄为此离职后,他兼而管之,依旧能将淳安县治理的有模有样。
    张居正施行考成法后,对官员常例(灰色收入),几乎默认,其实就是怕将底层官员逼得
第(4/6)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1981:开局带女知青吃鸡傅爷,你儿子爆黑料啦离婚后她惊艳了世界父子选白月光,我带女儿走哭什么综影视炮灰也要美丽炊事老兵:奋斗在九零年代重生猎户,从进山打猎开始成神大反派也有春天2厉元朗水婷月华娱之流量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