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还将王圭和韦挺从巂州(治所在今四川西昌)召回,两人和魏徵一起都担任了谏议大夫。任命政变功臣屈突通为陕东道行台左仆射,镇守洛阳。如此安排,既彰显了秦王的宽容大度,又合理地安排了各方势力,为日后的统治奠定了基础。
武德九年(626 年 7 月 31 日),任命秦王府护军秦琼为左武卫大将军,程咬金为右武卫大将军,尉迟恭为右武候大将军。他们的职位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与提升,在军中的地位更加显赫。
武德九年(626 年 8 月 3 日),高士廉被任命为侍中,房玄龄为中书令,萧瑀为左仆射,长孙无忌为吏部尚书,杜如晦为兵部尚书。这些任命标志着秦王府的核心成员全面进入权力中枢,开始掌控大唐的朝政大权。
武德九年(626 年 8 月 4 日),宇文士及为中书令,封德彝为右仆射。天策府兵曹参军杜淹为御史大夫,前任中书舍人颜师古、刘林甫为中书侍郎,左卫副率侯君集为左卫将军,左虞候段志玄为骁卫将军,副护军薛万彻为右领军将军,右内副率张公谨为左武候将军,右监门率长孙安业为右监门将军,右内副率李客师为领左右军将军。一系列的人事任命,让秦王府的势力如同一张巨大的网,迅速覆盖了整个朝廷,进一步巩固了李世民的统治地位。
武德九年(626 年 7 月 5 日),李渊立秦王李世民为皇太子。这一决定,彻底宣告了李世民在这场权力斗争中的胜利,大唐的皇位从此正式进入了李世民的时代。
武德九年(626 年 7 月 14 日),高祖将亲笔诏书赐给裴寂等人说:“朕应当加上太上皇的尊号。” 这一决定,是李渊在无奈之下的妥协,也是他对自己失败的一种认可。
武德九年(626 年 9 月 3 日),李渊颁布制书,将皇帝位传给太子李世民,世民坚决推辞,李渊不许。李世民推辞,或许是真的心中有所顾虑,担心自己贸然接受皇位会引起朝野上下的不满与动荡。
武德九年(626 年 9 月 4 日),李渊传位于皇太子李世民,李世民在京师长安的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