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德九年(626 年 7 月 10 日),李渊开始对政变功臣进行封赏。他任命政变功臣宇文士及为太子詹事,长孙无忌与杜如晦为左庶子,高士廉与房玄龄为右庶子,尉迟恭为左卫率,程咬金为右卫率,秦王府旧臣虞世南为中舍人,褚亮为舍人,姚思廉为太子冼马。在论及政变的功劳时,以长孙无忌和尉迟恭为第一,分别赐绢一万匹。李渊还特别嘉奖尉迟恭,慰劳他说:“爱卿对于国家来说有安定社稷的功劳。” 于是把齐王国司的金银布帛器物全部赏赐给了尉迟恭。
其实,这些都算是按李世民的意思办的了,其时的李渊,已经只能做做仪式而已。他深知自己此刻的皇位已经名存实亡,权力已被秦王李世民牢牢掌控。
李世积并没有受到加封。一则是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时,还真没有叫李世积回秦王府来参与。这也是李世民特意如此安排的。毕竟李世积得回到军营去掌控好外面的军队。如此,李世民只要在此事变中不死,逃出皇城,便还可以与李建成他们一搏。这就肯定少不得李世积的支持了!李世民真正的底蕴还是在于像李世积他们那班子的一帮子亲信掌握得有大量的外军。
当然,这些军队名义上是李渊的,不过关键时刻得看他们听谁的。还有呢也是李世积自己不愿受功的原因。李世积作为李渊十分信任的臣子,他支持哪个皇子,对此李渊自然不会有任何好说的。但他若也明摆着要迫使李渊来就范,那就成了乱臣贼子去了,这于大家名声都不好听。
也许李世民也是滤及于此,需要塑造个自己是受到忠臣良将们支持的形象,才如此故意将李世积排除在外拎出来摘干净的吧!包括诛杀李建成与李元吉,按他本意,也最好是由他个人来完成,免得其他人背负犯上弑主的恶名。
政变之前,太子冼马魏征经常劝说太子李建成及早除去秦王。李建成败亡后,李世民传召魏征,问道:“你为什么挑拨我们兄弟的关系呢” 大家都为魏征担惊受怕,魏征却举止如常地回答道:“如果已故的太子早些听从我的进言,肯定不会有今天的祸事。” 李世民原本接收瓦岗军时就认识魏征,知道他是个直臣,也素来器重他的才能。一方面卖给原瓦岗众人一个面子,还有就是为了更好地收服太子李建成那些人,表示自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