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爷爷作为大队长,白天精神矍铄地安排夏收,晚上回家唉声叹气,愁眉苦脸。
下午收工了,一家人围着长桌吃饭。
姜珠觉得爷爷的胃口小了些,这事很直观,因为姜珠完全吃饱了。
吃完饭后,姜大伯娘带着几个弟妹收拾碗筷。
姜爷爷抽旱烟的频率更快了,还时不时地“唉”一声。
姜奶奶累了一天了,懒得开口问。
其他人也不想触姜爷爷的霉头,除了姜老三。
姜老三,“爸,你怎么了?”
姜大伯见弟弟已经先开口,也搭腔,“是啊,爸,今天看你脸色不好,怎么了?”
姜爷爷先是唉了一声,然后否认道:“没什么事,能有什么事?”
姜爷爷继续,“吧嗒”、“吧嗒”抽旱烟。
姜奶奶忍不了,推了推姜爷爷,不耐烦道:“没什么事,你一整天唉声叹气,真是晦气!”
姜奶奶紧接着追问,“有什么事,你就说,免得让我们瞎担心!”
姜爷爷忍不住又叹了一口气,“又要来知青了!”
老姜家人松了口。
姜奶奶拍了拍大腿不以为意,“来就来呗,又不是第一次来!”
姜老三,“是啊,爸,我们莲花大队又不是第一次来知青了,来就来呗!有什么大不了的!”
姜大伯想得深一些,“爸,我们大队早就来过知青,我们也亲自接过知青,都没什么大问题。爸,你现在这么愁,是不是这次的知青有问题?”
听完姜大伯的话,老姜家一家人的眼睛齐刷刷地望向姜爷爷,希望得到答案。
姜爷爷没好气道,“你瞎猜什么!”
姜爷爷,“能有什么问题,不过就是听说这次来我们莲花公社的知青要比以前多,我们莲花大队估计要分好几个过来!”
姜老三无所谓,“来就来呗,往知青点一放,不就行了!以前不都这样?”
姜爷爷听见姜老三吊儿郎当的话有些生气,“什么叫一放就行了?那是人!又不是鸡鸭,往圈里一放就完事了!”
姜大伯劝道:“爸,你别生气。我看老三说的也对,都住知青点,挤一挤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