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大伯接着说,“搭个茅草屋就好了,搭得好一点,平常修补好一些,能住一辈子,就是费些力气。”
姜爷爷听完点点头,还是有些愁眉苦脸。
姜老三积极劝解,“爸,我看大哥说得很有道理,知青又不是什么吃人的老虎,难不成还能翻了天?”
姜奶奶瞪了姜老三一眼想来也是知道姜爷爷愁什么了,“要是来一两个也还好,来多了哪里来的粮食分?难道还能看着人家饿死不成?”
姜老三习惯性地唱反调,“妈,瞧你说的!人家知青就算不干活,肯定也有家里人接济,饿不死的,放心好了!”
姜奶奶忍无可忍,揪住了姜老三的耳朵,“接济,接济一个月、两个月、一年都还好说,难不成还能接济一辈子不成?”
“妈,轻点,别扭了,疼…疼,耳朵要掉了!”
姜老三一番挣扎,终于脱离了苦海,捂耳朵道:“妈,你可真狠心!”
姜奶奶瞪眼,姜老三认怂,“妈,我开玩笑的!”
姜大伯继续问正事,“爸,公社有说知青什时候来吗?”
姜爷爷,“后天,明天去公社开会。后天直接去县城领人。”
姜奶奶好奇,“以前都是去公社接人的,怎么这次要去县城接人了?”
姜爷爷,“估计是人多了吧,唉也不知道这次下乡的知青有没有补贴!”
姜老三,“那估计悬了,去年隔壁大队的知青不就什么补贴也没有。”
姜奶奶到底还是没忍住瞪了姜老三一眼,真是乌鸦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