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1/6)页
    东汉中平元年(184年),冀州南皮城笼罩在盛夏的闷热中。
    城西郭府内,次女呱呱坠地的啼哭打破了午后的寂静。
    时任南皮县令的郭永凝视着襁褓中的女儿,见她眉峰如黛,眼瞳似深潭映月,尤其啼哭时双眉微蹙,竟有几分不似婴儿的沉毅。
    更奇的是,接生婆称此女诞生时,室内\"红光盈室,异香经日不散\"——尽管这或许是后世附会的传奇,但郭永认定此女绝非池中物,轻抚其额叹道:\"此女乃我家女王也。
    \"遂以\"女王\"为字,寓意其未来将超越寻常女子的命运轨迹。
    郭氏家族虽为冀州望族,却难逃乱世洪流的冲击。
    郭女王三岁时,黄巾起义如野火燎原,张角率领的黄巾军攻破广宗,南皮城危在旦夕。
    郭永为护百姓撤离,战死于城头,其夫人董氏亦在乱兵中殉节。
    孤女郭女王由叔父郭表收养,随家族辗转于渤海、平原之间。
    这段颠沛流离的童年,成为她认知乱世的第一课:目睹过官军烧杀掳掠,见过流民易子而食,更亲历过叔父为谋生计向豪强卑躬屈膝的屈辱。
    寄人篱下的处境,让她过早学会察言观色,亦在心底埋下对权力与秩序的深刻认知。
    叔父郭表虽为武人,却深知乱世需以智求生,故而对郭女王的教育格外上心。
    他延请落魄书生为其授课,从《诗经》《尚书》到《孙子兵法》《战国策》,皆令其通读。
    某夜,郭女王挑灯研读《史记·吕后本纪》,叔父窥见她在\"政不出房户,天下晏然\"句旁批注:\"女子掌权,非以色侍人,当以智服众。\"
    不禁骇然,始知此女胸有丘壑。
    及笄之年,她已能与士族子弟纵论天下大势,谈及袁绍治下冀州\"豪强兼并,民不聊生\"时,竟能指出\"宽猛相济方为治道\",其见识令在座者皆惊。
    建安五年(200年),官渡之战爆发,袁绍惨败于曹操,冀州纳入曹氏版图。
    此时的郭女王已出落得亭亭玉立,既有北方女子的飒爽,又具书香门第的温婉。
    曹操为笼络冀州士族,在邺城设铜雀台,广纳才俊与美色。
    郭女王因\"姿貌绝伦,
第(1/6)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被弃后我高嫁太子,渣竹马悔疯了医品毒后,皇上药别停重回逼婚现场,我只把你当我哥天尊皇婿杨九天陈艺好好先生的真实面目七零逆袭,假千金她只想下地挣公分八零娇妻要离婚,高冷军少失控了重回阴郁老公年少时玄学美人直播牵红线,京圈霍总稳坐榜一妖怪茶话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