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永强躲在父母身后,干部装口袋里的记账本硌得大腿生疼。他盯着徐慧真手中的地契,右下角军管会的公章红得灼眼,突然想起土改时王队长念《土地改革法》的声音。“那、那地契是趁人之危……” 他的辩解被李天佑拍桌声打断,后者推过来一本《工商业登记证》,每一页的年检戳记都盖得周周正正。
贺老娘忽然扑向博古架,枯枝似的手指抓向唐寅的《秋风纨扇图》:“这画也是我家的!” 却不想袖口带出枚银元,“当” 地砸在 “支援改造” 的捐款箱里。徐慧真俯身捡起银元,对着阳光转动,边缘 “中华民国三十八年” 的字样与箱底 “众志成城,共建新中国” 的标语交叠,竟像是旧时代与新社会的无声对话。
“各位街坊邻居听好了!” 李天佑站上条凳,声音盖过贺老娘的哭嚎,对着好奇凑过来的街坊们喊道,“贺家当年用高利贷逼死三户佃农,拿小酒馆的字画换地契,这些账” 他扬起一本血字账本,“都在区政府存着!” 台下顿时哗然,人群中挤出个抱孩子的妇女,正是当年跳井佃户的遗孀,她举起孩子萎缩的左臂:“这是贺老头和他三个儿子当年拿鞭梢抽的!”
贺老爹额角的汗浸透了白发,突然瞥见柜台后的收音机正在播放《镇压反革命分子条例》,声音里的威严让他膝盖一软。贺永强盯着李天佑胸前的 “支前模范” 奖章,想起自己藏在炕席下的高利贷借据,指甲深深掐进掌心,那里还留着当年老贺掌柜用戒尺打的疤。
贺老娘的哭声戛然而止,眼神慌乱地瞥向贺老爹。后者额角青筋暴起,突然转身撞翻条凳,冲着门外大喊:“报告首长!贺家人举报小酒馆藏有敌特电台!” 话音未落,两名治安员已持枪进门。贺老爹抖着袖口,竟掉出半截《金圆券防伪指南》,却硬说是 “美蒋特务密码本”:“后院的槐树底下埋着美国罐头,我亲眼见李天佑半夜偷埋的!”
李天佑不动声色地掏出张收条,纸张边缘盖着 “北平市军管会物资接收处” 的蓝戳:“那是去年冬天支援前线的罐头,劳驾贺大爷跟我们去军管会对质。” 徐慧真则取出一本《城镇工商业登记证》,每一页都盖着清晰的公章:“我们每周向派出所汇报经营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