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大明现有的火炮状况实在令人担忧。
明朝火器的发展是从永乐年间才开始迅猛进步的,如今的火炮,除了能吓唬骑兵、扰乱阵型外,毫无实际用途。
既没有精准度,也没有射程,除了守城时架在城墙上轰击或攻城时摧毁城门外,几乎无法派上其他用场,甚至连调整方向和瞄准都很困难。
如果能够配备先进的火炮,那就天下无敌了。
遗憾的是,尽管他忙碌了好一阵子,武器方面仅成功制造出了燧发枪和几把劣质钢刀,其他一无所成。
并非他不懂技术,而是从前并不需要这些东西,所以并未放在心上。
可现在需求迫切,却又为时已晚。
古代铸造火炮的方法无非就是土模、铁模、失蜡法之类,要在一个月内完成模具制作根本不可能。
不过李伟对这些传统方法嗤之以鼻。
他已经做出了水力车床,谁还需要去铸炮?
铸炮是不可能的,等他的水力膛床造好后,直接就能进行膛削加工。
既然有高碳钢可以淬火硬化,完全可以当作膛刀使用;即便选用软一点便于加工的钢材来做炮管,其性能也会比铸造的火炮强出许多倍!
铸造火炮最大的弊端在于内壁粗糙,必须发射圆形炮弹才能滚动出去,而且炮管直径要比炮口略小,否则容易卡住导致炸膛。
这样的炮管密封性极差,射程与威力都无法与膛削的炮管相比。
这段时间李伟也在研究水力膛床,但目标并不是制造火炮,而是打造蒸汽机。
蒸汽机虽说是瓦特改良而成,但实际上也离不开众人的协助,并非他一个人的功劳。
最初,瓦特的蒸汽机相当简陋,活塞靠麻绳密封,气缸表面也凹凸不平,漏气现象严重。
直到一个名叫威尔金森的人出现,此人专攻大炮制造,也是水力镗床的创造者。
他利用水力镗床为瓦特加工出内壁光滑的气缸,大大减少了气体泄漏,这才让瓦特的蒸汽机真正推动了工业前行的步伐。
可惜,李伟的水力镗床尚未完成,蒸汽机无法制造,自然也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