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苏文宸来说,派过来的这批人不说是国内顶尖的,但是绝对是技术精英了。
因为他不相信这些各省的畜牧局还有大型农场单位,好不容易争取的机会,会派一些生瓜蛋子过来应付。
不然到时候猪领回去,出意外了那第一个难受的就是他们自己了。
特别是中午,在拿到这些姜梨拜托宋婉棠帮忙收集的这些外国资料之后。
苏文宸的这个想法更是有了进一步的思路。
他已经不光想着培训一下自己场里的技术员了。
完全可以借这个机会把这个培训基地,打造成畜牧业的前沿技术发展基地。
在这个时候来说,这就是畜牧业相关最顶尖的技术学校了。
毕竟其他学校可没有那个能力,能让农科院,全国各大农场单位,各省市的畜牧局派出最精英的技术人才过去任教。
而他用来吸引这些人用心教的办法,就是手里这些资料了。
毕竟过来学饲养那是上面批准的,可是学习这些资料,上面可是不会专门批准的了。
你不淘点好东西出来,能来随便学吗?
这样一来一回,他可以用这些资料直接撬动目前全国的畜牧业相关的人才体系。
毕竟国外有好知识,但是同样也有不好的知识,他们国内现在一样,这些人手里还是有很多可以借鉴的好东西。
苏文宸觉得,自己完全可以来者不拒,不管有没有用先留个样本再说。
最起码把技术保留下来,哪怕后来证明没用,但是他其实也没付出多少代价,万一以后用的上的。
苏文宸不知道自己提前整合一个,集合了产学研的技术员培训基地,能对后续畜牧业发展有什么影响。
但是想来肯定也是一件好事。
毕竟后世畜牧业快速发展是一直到八十年代才开始的。
虽然说是粮食产量增加才促成的。
但是本土家畜品种改良也是其不可或缺的一环。
就像粮食不可能光增加肥料,就可以无限长粮食一样,必须得足够的肥料,优质的粮种,两者结合才是上限最高的。
甚至还得再加上机械的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