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nmee books马上又去掉头找国家出版总署,没有得到明确回应。
19号结束,方星河又混到2点星耀值,喜滋滋睡觉。
20号,1点。
21号,对于东南亚的报道,国人看腻了,这天没有再涨。
22号,日媒和韩媒的报道又开始倒冲国内,国人的热情重新被点燃,毕竟日韩是真正的发达国家,此刻最值得向往的人间天堂之二。
23号,来到国内的东南亚出版社聚到了6家。
缅甸的sarpay beikman,政府控制的官方出版机构。
越南的文学出版社,出版经典文学、现代小说及翻译作品,代表官方文化导向。
菲律宾的rex book store,最大的教材出版社,与教育部关系紧密。
老挝的国家出版社,政府唯一官方出版社。
打眼一扫,信奉佛教且国内有入世教派的国家,基本都对方星河的作品感兴趣。
很多国人都搞不懂了——方星河的文化力量采访,明明将传统宗教信仰放在了一个很弱势的位置上,为什么这些佛教国反而对他那么尊重?
其实这是不理解传统信仰和世俗化信仰的区别所导致的误判。
在方星河所构建的思想体系中,最被东南亚看重的点不是“信仰自由”,而是“信仰世俗化的方法论”。
这东西不但迎合了入世佛教的“僧侣参政”意图,也深得民粹主义统治者的心。
等于是在原本两种平衡的力量中间,凭空插了一脚,起到了一种推动作用。
并不是每个东南亚国家都喜欢这套东西,但是,在每一个东南亚国家中,都有很大一部分精英觉得应该利用这套东西进行文化主权独立运动。
随着方星河的《文化战争》、《性、暴力、和谎言》等多篇反西方文章被翻译回国内,他开始具备一种独特的影响力。
——瞧,一个不属于国内的文化自立领军人,既不会对我们的统治产生任何实质性的影响,又能借着他这个筐,来装我们自己的东西,那为什么不吹捧他呢?
所以其实说白了,方星河的影响力很虚,但他又确实成为了某种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