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1/4)页
    详解
    菊花(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ramat)作为传统中药材,在中医药理论中具有清热解毒、平肝明目的功效。其入药部位主要为干燥头状花序(即“菊花”),部分品类的茎、叶、根亦有药用记载,但以花序为核心。不同入药部位的性味、功效及采摘时机差异显着,需结合品种特性、生长周期及炮制需求综合考量。以下从入药部位分类、品种特性、最佳采摘季节及科学依据展开详述,附具体时间节点与实践要点。
    一、核心入药部位:头状花序
    菊花的头状花序是最主要的入药部位,依据花序颜色、形态、产地及加工工艺,可分为多个品类,其采摘季节与药效密切相关。
    (一)按颜色与品种分类
    1 白菊花
    - 代表品种:杭白菊、亳白菊、滁白菊、贡菊、怀白菊。
    - 性味与功效:甘、苦,微寒;归肺、肝经;侧重平肝明目、清热润燥。
    - 采摘季节与时间节点:
    - 杭白菊:主产于浙江桐乡,分“早菊”与“晚菊”。早菊(又称“胎菊”)于10月中下旬采摘花蕾期花序,此时花瓣未完全展开,呈球状,含挥发油较高,平肝功效显着;晚菊(又称“大白菊”)于11月上旬至中旬采摘盛花期花序,花瓣平展,花心散开,适合清热解毒。
    - 亳白菊:主产于安徽亳州,采摘期为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以花序完全开放、花瓣洁白舒展时为佳,需避开雨天,选择晴天上午露水干后采摘,避免霉变。
    - 滁白菊:主产于安徽滁州,采摘期为10月下旬,当花序80~90开放、花瓣呈玉白色时采收,过迟则花心褐变,影响品质。
    - 贡菊:主产于安徽黄山,又称“黄山贡菊”,采摘期为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以花瓣平展、花心微黄色时为宜,需逐朵采摘,保留花柄约1厘米。
    - 怀白菊:主产于河南焦作,属“四大怀药”之一,采摘期为10月中下旬,当花瓣展开达2\/3、花心未完全散开时采收,此时绿原酸含量较高。
    2 黄菊花
    - 代表品种:杭黄菊、亳黄菊、济黄菊。
    - 性味与功效:苦,微寒;归肺
第(1/4)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娘娘娇媚眼勾人,薄情帝王丢了魂综影视:女配有了金手指重生成婚日,我转身嫁世子宠冠京都奶团子小手叉腰,做预知梦带飞全家皇朝:挟我以令诸侯?朕直接屠你满门!综影视炮灰也要美丽快穿:拯救那个反派小可怜离婚你提的,再婚你哭什么帝少小妻又闯祸了出狱人间无敌,你们高攀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