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蛇虫咬伤:菊叶、半边莲各等量,捣烂敷伤口周围,内服菊叶煎剂100ml,解毒消肿(《岭南草药志》)。
2 菊茎
- 水肿尿少:菊茎30g、玉米须20g,水煎服,利尿消肿(《民间草药验方》)。
- 关节痹痛:菊茎、忍冬藤各50g,煎水熏洗关节,治风湿热痹(《江西草药》)。
3 菊根
- 喉痹肿痛:菊根15g,捣烂取汁,加醋少许含漱,或煎水服(《圣济总录》引民间方)。
- 崩漏下血:菊根30g、红糖适量,水煎服,治血热型崩漏(《福建民间草药》)。
三、单验方剂汇编(含民间与历代医家方)
病症 方剂组成 用法与来源
风热头痛 菊花12g,薄荷6g,甘草3g 水煎服,日2次(《简易方》)
肝热目翳 菊花、蝉蜕各9g 研末,每服6g,茶调下(《世医得效方》)
高血压眩晕 菊花、钩藤各15g,石决明30g(先煎) 水煎服(现代民间验方)
小儿惊风 菊花、防风各6g,朱砂1g(冲服) 水煎服(《幼科发挥》引民间方)
疮疡肿痛 野菊花30g,蒲公英20g 水煎内服并外洗(《疡医大全》)
牙龈肿痛 菊花、石膏各15g,细辛3g 水煎含漱(《口齿类要》民间改良方)
暑热烦渴 菊花、金银花各10g,滑石12g 水煎代茶(《温病条辨》附方)
四、历代名医方剂中菊花的应用频率与配伍规律
菊花在历代经典方剂中出现频率较高,尤其在解表、清热、平肝熄风类方剂中常见。以下从不同功效分类解析其应用:
(一)疏散风热:在解表剂中的应用
1 桑菊饮(《温病条辨》吴鞠通)
- 组成:桑叶75g、菊花3g、杏仁6g、连翘5g、薄荷25g、桔梗6g、甘草25g、芦根6g
- 功效: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 配伍意义:菊花轻清疏散,与桑叶相须为用,善治风温初起之咳嗽、咽痒、头痛,为“辛凉轻剂”代表。此